当前位置:首页 > 钢结构十字柱施工组织设计
3.4 号料
1)号料时,应标明基准线、中心线和检验控制点。 2)号料之前必须与工艺文件核对,相符后方可号料划线。 3)划线精度应符合:基准线≤0.5mm,零件外形尺寸≤1.0mm。 4)钢板上不应留下永久性的划线痕迹(永久基准线除外),少量的样冲标记其深度应不大于1mm。
5)钢料不平直、锈蚀、有油漆等污物影响号料或切割质量时,应矫正、清理后再号料,号料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
6)号料后,按质保体系相应程序文件的规定,做好材质标记的移植工作。
图3-2 号料示意图
3.5 切割
1)剪切仅适用于次要零件或边缘进行机加工的零件,剪切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
2)手工火焰切割仅适用与工艺特定的零件,其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
3)数控、半自动切割后边缘不进行机加工的零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23
①切割面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表面粗糙度 崩坑 塌角 切割面垂直度 主要零件 不大于25 不允许 次要零件 不大于50 1m长度内允许有一处1.0mm 圆角半径不大于0.5mm ≦0.05t,且不大于2.0mm ②尺寸允许偏差:盖板长度偏差+2.0 -1.0,宽度偏差+2.0,0; 腹板长度偏差+2.0 -1.0,宽度偏差必须按盖板厚度及焊接收缩量配置;
内隔板板边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 节点板孔边距±0.3mm。
③切割面的硬度不超过HV350。
④主要杆件的外露边,应对焰切起始侧倒角,倒角半径为0.5~2.0mm。
4)型钢切割线与边缘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2.0mm。
5)坡口可采用机加工或精密切割,坡口尺寸及允许偏差根据焊接工艺而定。
图3-3 火焰切割下料示意图
3.6 坡口加工
下料工序完成以后,要根据设计要求开坡口,根据是否熔透和
24
腹板厚度确定坡口的大小和形式。坡口的加工采用火焰切割机切割坡口,对切割后的坡口表面应进行清理,如坡口边缘上附有其他氧化物时,也会影响焊接质量,因此应予以清除干净;
十字柱四条主焊缝的坡口形式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加工: 1)图纸和工艺有要求时按照要求加工制作。 2)无要求时,按照下图进行加工。
图3-4 坡口大小示意图
3.7 H型钢组立
(1)H型钢组立在H型钢自动组立机上进行;定位焊采用气保焊,定位焊点长度40mm~60mm,间距为250-300mm。具体工序参见《H型钢制作通用工艺》中组对工艺步骤。
(2) T型钢的组立。为减少T型钢焊接变形,首先在自动组立机上组立成H型钢, 定位焊接采用气保焊.
(3)组立后的H型钢及T型钢(组成H型钢),有穿筋孔配置要求的十字型柱在组立定位前要核对穿筋孔的相对位置,在保证穿筋孔位置对正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4)十字型柱组立定位焊:组立前应对焊接面仔细检查,消除氧化皮等杂物,对于T型钢的安装应按图纸要求进行装配,划线使
25
用划针,进而保证装配的准确度;定位焊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定位焊脚高度不得大于设计焊缝焊脚高度的2/3;定位焊缝长度为50mm,焊道间距为250mm。定位焊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等缺陷;注意定位焊长度,以保证足够强度。十字型组立时可制作简易胎架,胎架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3-5 十字柱组对简易胎架
3.7.1 十字柱组立后的检验要求
按图纸和工艺相关要求严格检查组对尺寸是否正确,十字柱组立后偏差要求如下:
项 目 t<16 T型连接的间隙 t≥16 t≤16 允许偏差(mm) 1.0 2.0 1.5 t/10 3.0 +4.0 0 +1.0 0 2.0 ±2.0 3.0
图 例 测量工具 塞尺 角尺 对接接头16<t<30 底板错位 t≥30 手工点弧焊 对接接头的间隙偏埋弧自动焊差 和气体保护焊 对接接头的直线度偏差 根部开口间隙偏差 (背部加衬板) 焊接组装构件端部偏差 钢尺、塞尺 钢尺 钢尺、角尺 钢尺 2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