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二诊物理试题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 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 解析:C 【解析】 【分析】
(1)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其张角越大.(2)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质子不可移动.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体缺少电子,所以不可能有电子从金属杆流向金属箔,而只能是有一部分电子从金属箔转移到金属杆上,故A错误,C正确;
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荷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从而金属箔带负电,而带电体仍带负电,故B错误;
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是由于有多余的电子,则带电体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故D错误; 故选C.
2.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为答案.
3.如图,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N。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N,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测力计的示数为0.9N,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ρ水=1.0×103kg/m3,取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50g B.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2.3N 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应为7.4N D.鹅卵石的密度为1.56g/cm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由图可知,丙图中鹅卵石受到的浮力:F浮=G石-F拉=1.4N-0.9N=0.5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重力为G排=F浮=0.5N,则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m排=
3
G排g=
0.5N=0.05kg=50g。故A正确,B错误。
10N/kg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F=G总-G排=(6.0N+1.4N)-0.5N=6.9N。故C错误。
F浮0.5ND.因鹅卵石浸没在水中,则鹅卵石的体积为V石=V排===5×10-5m3。鹅卵石33?水g1?10kg/m?10N/kgG石1.4N质量为m石===0.14kg。则鹅卵石的密度为ρ石
g10N/kgm石0.14kg===2.8×103kg/m3=2.8g/cm3。故D错误。 -53V石5?10m4.下列关于生活用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测电笔时,人体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但绝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 B.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C.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由于电路短路引起的 D.安全用电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解析:C 【解析】
用测电笔时,手必须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使测电笔发挥作用,但绝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A正确;家庭电路的开关应该装在火线上,这样可防止断开开关后用电器仍带电,故B正确;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是电路电流过大造成的,电流过大的原因是: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C错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用电知识、触电的应急措施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加强用电安全意识,有利于自我保护.
5.图中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解析:C 【解析】 【详解】
首先判断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灯泡亮暗的变化,根据U=IR判断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由图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变亮;根据U=IR,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选C.
6.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 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由题,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他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由此可知,该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凸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所以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故D正确为答案。 7.下列四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 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由于清晨温度低,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题意;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是水分蒸发了,属于汽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升华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故D不符合题意. 选A.
8.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 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 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