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北省咸宁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一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则瓶子的容积是(ρ水=1.0g/cm,ρ酒精=0.8g/cm) A.400 cm3
B.250 cm3
C.350 cm3
D.200 cm3
3.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大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3
3
A. B.
C. D.
4.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6.在我县举办的青少年科技节上,某中学天文爱好兴趣小组自制一台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8.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二、填空题
11.暖气通常安置于房间的地面上,由于低处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_____(选填“大”或“小”)而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就补充过来,形成冷、热空气的交互循环,更有利于整个房间变得温暖。
12.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2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
13.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_____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绿色的光照射它,看到的是绿纸上写有_____颜色的字。
14.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物质加热时熔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它在第10分钟的状态是_____,它熔化过程所花时间为_____min。
15.夏天的夜晚,小明听到某种昆虫的叫声。小明的爸爸说:“这是蟋蟀在叫,声音低点,别吓走它。”爸爸是以声音的_____分辨是哪种昆虫的,爸爸说的声音低点指的是声音的_____。
16.2015年9月3日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盛典。如图所示,20架直升机组成的“70”数字编队从天安门上空飞过,若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它飞机都是_____的;直升机发
出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传入现场观礼嘉宾的耳朵中的。
三、计算题
17.一个冰块的体积是5m,(ρ冰=0.9×10kg/m)
(1)冰完全熔化成水后(不考虑蒸发的影响),体积是多少? (2)质量是m的水完全结成冰后,冰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18.一辆汽车向山崖开去,在离山崖710m时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4s他听到了回声,求: (1)当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崖多远? (2)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3
3
3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红选用了橡皮筋、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设计了如图(a)、(b)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两次将橡皮筋从A点拉伸到O点的目的是_____,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选填序号①等效替代。②控制变量。③理想模型).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实验时,应保持_____和_____的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找像。
21.探究光的反射:
过程方法 ①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O射到O点,把纸板NOF向后折,在NOF面上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 ②如图,ab是两只相同的蜡烛,当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b换上光屏,在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说明a的像是_____(填“实像”或“虚问题讨论 像”) 22.如图是用常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物体的温度示数,它们分别是: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23.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 “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24.在做“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内径约为0. 8cm,长为100cm的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
(1)小明没有将实验中的起始点O点选在管子的最底端处,这是因为在开始的一小段距离里气泡作_________直线运动.此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___(选填 “运动”或“静止”)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