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邱所
2013—201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暖明亮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 语 文 试 题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是有趣!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rěn jùn bù jīn),孩子们更是笑得(qián yǎng hòu hé)。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遇到疑难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B.在炽烈的阳光下,那些矜持的牡丹花也无精打采....地低下了高贵的头。 C.2008年8月8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D.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B.《伊索寓言》中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比如:《狐狸和狗》《两只口袋》《衔肉的狗》等。 C.《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作家罗贯中。 4.根据要求,仿写句子。(2分)
例句: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
第1 页 共8页 , 。 5.按要求填空。(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 ②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③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 ④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嘉肴》
⑤ 《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 , 。 ⑥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 , 十分相似。
⑦运用丰富的联想,借月抒情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挂念。与曹植《七哀》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意境相似的是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3题。
(一)
(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 ) ②其家甚智.其子( ) 7.翻译句子(4分)
第2页 共8页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暮而果大亡其财。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
(二)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汉书·匡衡列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 ①资.给以书( ) ②遂.成大学( )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1.源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22题。
(一) 秃的梧桐
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⑵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第3 页 共8页 ⑶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⑷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⑸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⑹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⑺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⑻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⑼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⑽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
第4页 共8页
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4)——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16)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选自苏雪林《绿天》)12.简要分析本文的线索。(4分)
13.课文写秃的梧桐在秋天里的状况用了 等植物与它进行对比,这样写的目的是:( )(4分) A.贬低其它植物以抬高梧桐树的品质。
B.用其它植物在秋天凄凉的样子来渲染一种忧伤的气氛,以此来反衬梧桐的高贵品质。
C.用梧桐树来衬托其它植物,说明其它植物是多么卑微、可怜。 D.通过梧桐树和其他植物的对比衬托秋天的萧瑟。
14.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分)
15.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二)
第5 页 共8页 改变一生的闪念
潘鸿生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
第6页 共8页
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4分)
17.文中第5段和第8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18.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6分)
19.标题“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的是谁的“闪念”?文中“老师”的行为又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 (6分)
四、写作(50分)
20.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
抒真情,写实感。
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
第7 页 共8页
第8页 共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