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德里耶斯《语言论选读》语言的进步 读书报告
2012—2013—2期末考试论文
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语言论》——语言的进步 读书报告
姓 名: 马 志 强 学 号: 201130403141 学 院: 文 新 学 院 课 程: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教 师: 叶 南
2013年6月
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语言论》——语言的进步 读书报告
马志强
【摘要】房德里耶斯先生认为:“语言的研究和人类创造的工具一样,都会因为使用中的需要或启发而不断获得各种改善,其间有着巨大的进步。”语言处于一个运动的过程中,在进化的每一个阶段都越来越接近理想的目标,也就是语言在演变中趋于完善。换句话说,就是提出了语言进步的问题。语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永远不会出现一种凝滞的语言或者是一种完美的语言,语言在改变的规律中完善着,无限接近于完美。
【关键词 】语言;进步;完善; 形态
一.初探语言的进步
房德里耶斯先生认为:“在人类创造的工具中,有些会因为使用中的需要或启发而不断获得各种改善,我们在语言研究中也试图探求类似的结论” (P186)可见语言作为一代代人理智工作的成果,其在人们使用的需要中也要不断的获得改善,以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我们在适应世界变化的过程中,表达观念、知识构成、兴趣需求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语言作为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同样也是处于一个运动的过程之中,在进化的每一个阶段都越来越接近语言的理想状态,而且某些语言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往往速度非常快,那么语言为什么要演变,语言演变的意义是什么?语言演变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语言的进步”又是指怎样的一种语言的演变?我带着一连串
问题对约瑟夫·房德里耶斯先生的《语言论》选读——“语言的进步”这一章节进行了细致的阅读和思考。
二.语言的进步
要了解语言的演变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提出语言进步的问题。使用“语言的进步”这个说法的人往往会从文学史那里借来观念。在文学史上可以分为两个概念:(P188)
1.进化的概念:文学风格的进化容易趋向两个极端:或趋向完善,或日益没落。
2.古典的概念:一旦达到完美的顶峰,艺术就会凋谢,意趣就会坠落。只要是达到了完善的极点,语言的进化就意味着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从古典概念的层面看待拉丁语,楷模西塞罗的文章中尚且存在错误,但被人们极力掩饰,认为这不值得注意,真正作为拉丁语典范的也只有楷模西塞罗的几篇讲演和哲学论文。其他作品和作家则遭受各种非议、怀疑、甚至诋毁。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西塞罗达到了语言的顶峰,他被尊为语言的楷模,他的几篇文章被列为语言的典范,人们被语言一叶障目,去有意识的维护楷模的地位,甚至这位楷模的错误可以被“正大光明”地接受、被原谅。而在西塞罗之后的作家们也只能在模仿这种拉丁语规范下进行语言创作,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语言的创造性被破坏,语言在一种压抑的、拘谨的环境下只能显得死气沉沉,语言的世界也只能万马齐喑,拉丁语的的演进也逐渐的走向下坡路了。
对于古代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根源在于不幸地把文学语言和一个国家的全体居民所用的,随时起变化的语言混为一谈(P188)。拉丁语学家犯了教条语法的错误,他们在给拉丁语规定了某种固定的理想状态,并把这种理想状态强加于那些学习拉丁语的人身上,把拉丁语逐条归纳成“说??,不要说??”的固定公式,人们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语言的自由和灵活性。遵循传统,把西塞罗作为师范和楷模已经成了从拉丁语初学者到拉丁学作家的一贯作风,陷入恶性循环,而这种理解语言的方式不应该被应用到语言的研究中来(P188)。
但十九世纪的语言学家们恰恰就犯了教条语法的错误,他们为所有的语言都规定了固定的模式,固定了一种在他们看来非常理想的状态,而且把这种理想状态想象成一种来自遥远的过去的一种完善的、绝对有规则的语言。简言之,他们认为自己在探寻过去的语言巅峰,想要重拾语言的昔日光彩,但他们似乎忘记变化是语言的一条基本规律,而各种被语言学家们规定了理想状态的语言,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语言学家们为其设定好了的轨道。当语言按其原有规律发展时,这些原本“居功自傲”的语言学家们便开始用一些类似于腐朽、衰败、坠落、退化的字眼谈论语言的自然发展。他们推崇古代语言,时间愈古,愈是能受到重视。而对于现代语言,这些固步自封的语言学家们则嗤之以鼻,唯恐避之不及。语言从过去发展而来,本身所具备的吸引性和变化性被他们所忽视,他们认为自己为语言穷尽了一生,但殊不知自身却成了阻碍语言发展的极大障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