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砂石管理工作综述
战线长、人员少的困境,不畏艰难,一抓到底,不留漏洞;面对少数人采砂者威胁,无畏无惧,秉公执法,敢打“重点区”,敢碰“钉子户”。整治期间,共出动巡查、执法人员1112人次,出动车辆216台次;取缔非法砂船445只,拆除非法采砂机械46台次,一时嚣张的非法开采铁砂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深入宣传教育,实施规范管理,实行持证开采、有序开采。通过专项整治,理顺体制,建立机制,探索走出了一条铁砂整治与开发相结合的健康发展之路。
——深入治理,规范河内用砂。随着砂石管理工作力度加大,部分新型建材企业为了偷逃砂石税费,把企业办到河道内滩地上,私自在河道内取砂自用,严重扰乱砂石管理秩序,同时也给河道安全造成很大隐患。2010年,为全面规范黄砂、铁砂开采行为,县砂石管理总站深入开展“河道管理范围内企业用砂规范管理年”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和走访,摸清每一个用砂企业的创办时间、用砂河段、审批情况、企业规模及生产经营等基本现状,制定了《整治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企业用砂活动实施方案》,对需要取缔和限期整顿的用砂企业下达了《限期取缔通知书》和《限期整顿通知书》。2010年共整治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用砂企业21家,取缔违规企业2家,收缴企业用砂管理税费百万元。
——规范管理,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和整治规范,**县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是科学制定规划。通过多方论证,合理划定县内四条大河开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在禁采区内关停所有开采设施,禁止开采;在限采区内合理确定开采密度,限量开采;每年的汛期规定为禁采期。科学布点,整合砂场,严格控制采砂企业数量,杜绝无序开采、盲目开采和毁坏性开采。二是严格企业准入。严格报批程序,实
5
行逐级申报,开采业主一年提出一次个人申请,经所在堤委会、村签署意见后,由属地乡镇审定、申报,县水利、砂石管理部门审批发证,然后制定开采计划、措施和安全生产方案,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等手续。三是加强砂场管理。实行合同管理,开采企业与砂石管理部门签订开采合同和安全生产责任书,定额缴纳合同履约金,依照合同条款进行管理;实行一线管理,在砂石开采河段修建统一下河通道,通道口设立砂石管理分站,安排人员24小时开票、监管;同时对河道内的预制厂、砖厂等用砂企业一并纳入管理范围。四是统一税费征缴。明确砂石开采税收项目和税额,由县砂石管理总站统一代征代收,定期分类结算,避免乱收税、重复收税,维护砂石经营者合法权益。五是维护市场秩序。砂石税费价格据砂石市场行情测算后确定,实行全县一盘棋的统一税费标准;全县各砂场装车力资价格,由县物价部门根据全县经济情况统一核定收费标准,杜绝了私自提价、联合抬价的恶性竞争。六是严格运营管理。在深入调研、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县砂石管理工作意见》、《**县砂石管理总站工作制度》、《职工守则》、《开验票人员操作规定及考核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票证资金和车辆运输管理上都设置了严密的操作流程,严格按制度管人管事,推进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
发展:拓延产业链条
——大力发展人工砂。人工砂是国家节能减排鼓励发展项目,也是天然砂市场的重要补充。**县属大别山霍山山脉,是花岗岩地貌特征,80%地表是砂岩,通过相关专家考察论证,大多数地方砂岩均具开采价值,可用于制造人工砂的潜在资源十分丰富。**砂石管理总站为推进砂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
6
“不吃子孙饭”、大规模使用人工砂的设想,在抓好天然砂开采的同时,积极扶持人工砂开采。2009年8月,在水吼镇境内先期进行人工砂开采试点并取得成功,管理销售人工砂6000多吨。2010年,相继在源潭、黄柏等地进行人工砂开采工作,从各项试验和开采样本检测来看,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指标,且颗粒良好。今年,研究制定了全县人工砂发展规划,建立了企业准入、税费征管、稽查惩处等规章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和配套政策,注重从发展初期就规范开发秩序;加强项目招商,成功引进2家企业投资人工砂生产,走出一条砂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范石材行业发展。今年,**县政府把“推进砂石资源可持续利用,规范整顿石材资源开采管理”作为2011年重点工作之一,将花岗石、石英石、建筑石料等石材资源的开采、加工和营销统一管理纳入县砂石管理总站职能,实现既要管“砂”也要管“石”,借鉴黄砂、铁砂管理成功经验,推进石材管理工作规范化。县砂石管理总站再次勇挑重担,负重前行。今年3月份,联合国土、财政、税务、环保等相关部门深入全县23家石材开采企业和近百家石材加工企业调查摸底、走访座谈,多次召开涉石部门及石材企业业主探讨会,借鉴外地在石头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制定出台了《**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关于整顿规范**县石材资源开采加工秩序的实施方案》、《**县石材资源开采加工税费征管方案》等石材整治、管理政策和措施。今年7月份,全面启动了整顿规范石材开采加工秩序专项活动,整合管理职能、创新监管手段、提升准入门槛、规范生产行为、统筹税费收缴,切实解决石材开采加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一套管理科学、高效有序的石材资源管理机制和资源利用率高、经
7
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的石材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实现“科学开发”与“保护生态”并举,推动石材业规范有序发展。
理念:前行动力源泉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营造和谐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有激情、有活力的砂石队伍,是做好砂石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是增进对职工人文关怀,开展为职工送生日祝福活动,砂石总站在每位职工生日当天送上贺卡和祝福,使职工充分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大力改善基层站点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保障广大职工全身心投入工作、高效率工作;落实职工养老、医疗、平安保险,解决职工后顾之忧,调动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二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利用节假日开展书画、歌咏、演讲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年年在全市、县比赛活动中取得佳绩,在有益健康的文娱活动中提升了广大职工的综合素养和精神品位。三是激发工作活力。推行公开竞聘上岗和职工轮岗交流,全方位锻炼职工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从一线发现和培养管理人才;推进工资制度改革,针对正式在编人员、聘用人员、外单位借调人员及临时员工工资进行了全面规范,充分体现了按劳付酬、同工同酬;推进岗位服务文明化,设立流动红旗窗口,实行奖惩并重,激发职工斗志和干劲。
——弘扬“砂石精神”理念,打造企业文化。一项事业的持久发展,离不开文化氛围的营造和铺垫。作为每天和砂石打交道的**县砂石人,通过十年来研究砂石、认识砂石、感悟砂石,提炼出砂石“四种品质、四种精神”。“砂石精神”已融入**砂石管理队伍的工作和生活,使全体员工拥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着力打造并形成特色
8
鲜明的砂石文化,促进了全县砂石事业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砂石人正如砂石一样,顽强、拼搏、执着,坚守和奋斗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却为全县发展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县砂石管理工作以改革的视角、创新的手段、朴素的理念、人性化的管理,不断打造新的形象、铸就新的辉煌。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