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电1-3章课后习题
15.在杂质半导体中,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取决于( A )。 A、温度 B、掺杂元素 C、掺杂浓度 D、掺杂工艺 16.N型半导体是在纯净的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D )。 A、自由电子 B、空穴 C、硼元素 D、磷元素
17.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电路中晶体管(硅管)各电极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电位如图所示,从而可以判断出该晶体管工作在( D )。 A、放大状态 B、饱和状态 C、截止状态 D、倒置状态
18.电路如图所示,若更换晶体管,使β由50变为100,则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C )。
A、约为原来的一半 B、基本不变 C、约为原来的2倍 D、约为原来的4倍
19. 当下图所示电路输入1kHZ、5mV的正弦波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的底部出现了被削平的失真,为了削除这种失真,应( D )。 A、增大集电极电阻RC B、改换β大的晶体管 C、减小基极偏置电阻RB D、增大基极偏置电阻RB
20.温度上升时,半导体三极管的( A )。
A、β和ICBO增大,uBE减小 B、β和uBE增大,ICBO减小 C、uBE和ICBO增大,β减小 D、β、uBE和ICBO均增大
21.在共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共漏极四种基本放大电路中,uo与ui相位相反、|Au|>1的只可能是( D )。
A、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B、共基极放大电路 C、共漏极放大电路 D、共射极放大电路
22.在下图所示的固定偏流式放大电路中,当Rc、Rb的参数分别是( C )时,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处在放大区。设三极管的β=100。 A.5.6kΩ、10 kΩ B. 5.6kΩ、510 Ω C.5.6kΩ、1MΩ D. 100kΩ、1MΩ
23-30题的图
23.已知下图所示放大电路中的Rb=100kΩ,Rc=1.5 kΩ,三极管的β=80,在静态时,该三极管处于( b )。 A.放大状态 B. 饱和状态 C.截止状态 D. 状态不定
24.在下图所示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c的作用是(c)。 A.放大电流 B. 调节IBQ
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路,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D. 调节ICQ 25.对于下图所示的放大电路,当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CE≈VCC时,有可能是因为(a);当测得UCE≈0时,有可能是因为(d)。 A.Rb开路 B. RL短路 C.Rc开路 D. Rb过小
26.对于图示放大电路,若VCC=12V,Rc=2kΩ,集电极电流IC计算值为1mA,今用直流电压表测得UCE=8V,这说明(d)。 A.工作正常 B. 三极管c-e极间开路 C.三极管b-e极间短路 D. 电容C2短路
27.对于图示电路,若仅当Rb增加时,UCEQ将(a);仅当Rc减小时,UCEQ将(a);仅当RL增加时,UCEQ将(c);仅当β减小(换三极管)时,UCEQ将(a)。 A.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 不定
28.在图示的放大电路中,原来没有发生非线性失真,然而在换上一个β比原来大的三极管后,失真出现了,这个失真必定是(B);若该电路原来发生了非线性失真,但在减小Rb后,失真消失了,这失真必是(A)。 A.截止失真 B. 饱和失真 C.双重失真 D. 交越失真
29.对于图示固定偏流电路,当室温升高时,其三极管IBQ(A),ICQ(A),UCEQ(B)。 A.增大 B. 减小
C.不变(或基本不变) D. 不定
30.在图示共射极偏置电路中,若上偏流电阻Rb1短路,则该电路中的三极管处于(b)。
A.放大状态 B. 饱和状态 C.截止状态 D. 状态不定
31.32.33图
30.对于图示放大电路,若仅当Rb增加时,UCEQ将(a);仅当Rc减小时,UCEQ将(a);仅当RL增加时,UCEQ将(c);仅当β减小(换三极管)时,UCEQ将(c)。 A.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 不定
32.在图示共射极偏置电路中,其静态工作点靠近截止区,当除去旁路电容Ce后,该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Vom(c),放大倍数Av(b)。输入电阻Ri..(a),输出电阻Ro(c);若仅是RL增大,则Av(a),Ri(c),Ro(c);若仅
.是?增大,则Av(a),Ri(c),Ro(c)。 A.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 不定
33.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c),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a)有很大关系。
A.温度 B.掺杂工艺 C.杂质浓度 D.晶体缺陷
34.当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a)漂移电流,耗尽层(e),当PN结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