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新人教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四中2013年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新人
教版
七上第二单元 学会学习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强调了 的重要性。
“无字之书”是指: 。 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要注意 结合,要做到 、 。聪明只是成才的一个条件,要成才,最重要的是要具备 。学习态度往往决定 ; 决定学习态度; 是促使我们勤奋学习的根本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 。我们既要善于 ,又要善于 。合作带来 。 是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2、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A时间的安排要结合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并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B分出轻重缓急,安排好先后顺序。C善于利用零星时间D科学地安排学习、生活、休息、体育、娱乐的时间 3.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一个主动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地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4.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要求是什么?(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要注意的问题、谈启示或帮忙想办法,出点子)答:我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我们要自觉、独立的制定学习计划,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做到不依赖父母和老师。 5.进入初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习?
⑴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⑵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⑶要兼顾全面基础与学科特长,不偏科。
⑷学会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学习。 ⑸懂得劳逸结合,文明娱乐,健康休闲。 ⑹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习惯。 ⑺要学会竞争与合作。在学习中,既要善于竞争,又要善于合作。 6.你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答: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奋刻苦、一心向学、专心致志、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持之以恒、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按时完成作业、课前预习等 良好学习习惯有什么作用?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 ② 形成良好的性格; ③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7.为什么要兼顾全面基础与学科特长?(或为什么不能有偏科思想?)
中学时期是为各方面素质发展打基础的时期,系统的中学课程可以为我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在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各个学科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兴趣或特长,不偏科。若出现偏科的现象,应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鼓励自己去改变这种现状,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也尽可能予以全面地学习和掌握。 8、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意义是什么?
①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②也可以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③更重要的是,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既可以很好地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9.文明高雅的娱乐和休闲有什么重要性?
可以对我们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我们高雅的情趣,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1
10、竞争与合作有什么作用?
①竞争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精神。②合作给同学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协助能力。 11、如何学会竞争?
①将比自己成绩好、水平高的人作为竞争对手,不甘落后,暗中使劲。②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有竞争意识,勇敢地和他人争高下,要不断地给自己树立竞争目标,不断地寻找竞争对手。③竞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赢, ④竞争需要开放,需要人与人之间坦诚交流。⑤为了竞争而排斥同学,用牺牲同学间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名次,不仅不利于对方的进步,也妨碍了自己的发展。 12、合作和交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①交流不仅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②还能激发我们的思维,提高创造力。③交流和合作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七上第四单元 人与人之间
1、人类需要 ,没有人能够脱离他人而独立生活。 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内在需要。人非常重要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一个人的生命很可能因为缺乏人际情谊而缩短。”说明人际交往对人很重要。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 ,逐步学会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的进步依赖 。通过互相交流和往来,推动了世界的文明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
促进了全球的进步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现代社会, 是成功人际交往的前提,是文明交往的内在基础。 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前提。 和 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变得更加的美好。宽容并不等于 。宽容是在不违背 基础上的求同存异。. 是成功交往的秘诀;理解他人的关键是 。成功交往的艺术有: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 有助于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最不可忽视的是 。交友的三大法宝: 、 、 。 2.本教材中的名言启示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强调了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 (强调了宽容待人)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诠释了换位思考含义,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4. 仁者爱人。(强调了关心是相互的) 5.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强调了帮助他人是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 6. 通往心灵的大路是你的耳朵。(学会倾听) 7.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得到好的结果,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8.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强调了诚信、诚实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9.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为人做事要堂堂正正、诚实、公平、公正) 3、交往有什么重要性?
①与人交往是人类天性的需要,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内在需要。如果交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心灵的孤独和精神的寂寞。②如果交往的需要被剥夺,不仅会影响人民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甚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交往是发展的需要。交往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交往。
4、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正常交往有什么作用?
(1)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激发思维,锻炼能力。 (2)有利于我们情感、意志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3)有助于我们道德、审美等素质的提高。
(4)总之,我们个人的发展需要交往,离不开交往,我们应该重视交往,乐于交往,学会交往。
2
5.成功地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怎样做?
(1)交往的前提条件:要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关心他人,互相帮助,负责与合作 ⑵交往要讲究艺术:要做到礼貌待人,做到语言文明,行为文明;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赞美他人;学会化解矛盾冲突和矛盾等等 6.讲究文明礼貌有什么重要性?
⑴讲究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和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⑵讲究文明礼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讲究文明礼貌,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有重大影响。
七下第三单元 规则与秩序
1. 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规则可分为 和 , 和 。社会制度,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等,属于 规则。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属于 规则;国家和地方法规等,属于 规则;农村社区的乡规民约,各种风俗习惯等,属于 规则。秩序来自 。 和 需要秩序,需要规则, 同样需要秩序,需要规则来保证秩序。 是特殊的社会规则。 法律是由 制定并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 , 和 等)保证实 施,并在全国范围内对 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规范。我国法律体现了 的 利益和意志。 2、什么是规则? 规则就是关于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怎么做的约定。
3、规则的作用是什么?规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规则。规则的分类:可分为正式的(社会制度、法律、规章制度、守则、纪律等)和非正式的(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和非强制性的(乡规民约、风俗习惯)。
4、秩序与规则的关系: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学习和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同样需要规则来保证秩序。
5、法律的含义: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法律由国家制定并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保证实施(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8、法律有什么作用? (1)法律规定了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2)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⑵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9、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法律?(启示)
我们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我们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因此,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他律: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就是他律。他律是必要的,但其作用是有限的。自律: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
3
觉约束自己,这就是自律。自律表现为“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和“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11、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而自由则是让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但规则和自由不是绝对排斥的。规则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没有规则的约束,权利和自由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12、怎样才能做到自律?(如何做到慎独?)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 13、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为了约束网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网络管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执行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遵守。我们应该把这些外在的规则变成自己内心的要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4、中学生如何健康上网?——(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2)要增强自护意识,不
随意约会网友(3)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七下第四单元 我们的权益
1、未成年人的权利: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著作权,专利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国家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权,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受教育权等。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性),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婚姻法,收养法等。
3、除法律规定只能由成年公民才享有的某些权利外——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的一切权利未成年人都享有。
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5、家庭保护: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具体内容见P74)
⑴未经本人同意翻阅他人日记,是违法行为。当我们发现父母偷看我们的信件或日记时,我们要以适当的方式指出父母的错误,同时,要学会与他们沟通,争取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⑵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使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辍学)
⑶家庭不仅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而且应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6、学校保护: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具体内容见P77) ⑴学校有义务保障未成年人接受良好的教育。
⑵学校要保护学生在学校活动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7、社会保护:指国家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也肩负有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社会保护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具体内容见P79) ⑴我国严厉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⑵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包括涉及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的秘密)。 ⑶通信自由:通信包括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电传、书信等。(相关内容见P81) ⑷未成年人享有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智慧成果权。(P82)
8、司法保护: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具体内容见P83)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各个环节都要对未成年人采取特殊保护措施。(P84)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