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庞建军同志在庆祝南阳市曲剧团建团6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庞建军同志
在庆祝南阳市曲剧团建团60周年大会上的
发 言
(2011年8月6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志:
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南阳市曲剧团建团六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六十载蹒跚前行,风雨沧桑;六十载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六十载流金岁月,如诗如画;六十载春华秋实,梨园芬芳。值此欢庆之际,我谨向始终关心支持南阳市曲剧团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同仁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向六十年来艰苦创业,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甘守清贫,无私奉献的前辈老师及全体演职员工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1951年的8月,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大约60多名老艺人、在校学生、小青年靠着专署提供的八千斤小麦成立了“南阳戏曲工作团”,即南阳市曲剧团的前身。组建短短三个月,和振海、齐文治、刘修豫、陈德瑞、李兆文、王建敏、金桂菊等这批小学员就排演出《白罗山》一剧,被群众誉为“娃娃剧团”。从此,拉开了南阳曲剧事业的序幕。
六十年来,南阳市曲剧团历经沧桑,几经周折,又不断
1
进步,不断发展,数创辉煌。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创作并上演了《困皇陵》、《屠夫状元》、《儿女传奇》、《情系青山》等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曲剧剧目,培养造就了谢芳欣、郑立仁、王建敏、和振海、张明东、刘修豫、牛长鑫、孙炳新、胡希华、苏国庆、郑中盾、田钦泽、陈佳桂等深受群众推崇的一批艺术人才。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地市级国有文艺表演院团,南阳市曲剧团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艺术、丰富群众生活、服务中心工作、促进对外宣传、打造文化强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辛勤耕耘 艰苦创业
回顾历史,1951年至1965年是市曲剧团创业的基础阶段。市曲剧团的创业者们不顾严寒酷暑,不畏长途跋涉,常年巡回演出在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经常深入农村、乡镇、工矿、军营、学校为基层演出。1960年,曲剧团首次晋京,演职员怀揣凉馍,手拉板车,历经郑州、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市县,一路走一路演,历经两个月演到北京城,分别在国务院礼堂、人民大会堂小剧场、政协礼堂演出了《闫家滩》等传统剧目。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曲剧团的演出。北京演出恰逢十一国庆节,全团老少在天安门广场见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符明义、郑立仁光荣地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
2
改革开放 硕果累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沐浴下,南阳市曲剧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继演出了《龙江颂》、《洪湖赤卫队》、《江姐》、《红柳绿柳》、《屠夫状元》、《儿女传奇》等具有浓郁南阳大调风格和楚汉地域特色的有较大影响的剧目,并分别在国家、省、市大赛中获得殊荣。
1991年,南阳市曲剧团再度晋京,演出了现代曲剧《情系青山》。1998年,由省电影公司与南阳市文化局联合拍摄的电影戏曲艺术片《闫家滩》荣获“华表奖”。以牛长鑫、孙炳新、和振海、彭鸿甸、郭建梅、苏国庆、陈佳桂、陈春荣等为代表的中坚力量演职员,接过南阳曲剧火炬,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南阳市曲剧大打翻身仗,增加演出场次,提高知名度,扩大对外影响,树立南阳曲剧大旗,促进南阳曲剧发展,展示南阳曲剧雄风,奠定南阳曲剧风格,对把南阳市曲剧团推向全省地、市级剧团重要位臵,起到了无可替代、彪炳史册、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南阳曲剧激情无限,南阳曲剧魅力四射,南阳曲剧令白河人骄傲,令南阳人自豪,南阳曲剧唱醉了多少红男绿女,培育了无数老幼戏迷,南阳曲剧尽展宛都儿女风采,南阳曲剧续写帝乡明日辉煌。南阳曲剧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南阳曲剧”在南阳人心目中,已成为代表荣耀和辉煌的精神文化品牌,其五十多年来所产生的品牌价值难以估
3
量。
与时俱进 再创辉煌
进入21世纪,南阳市曲剧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的正确领导下,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在历届领导和几代曲剧人奠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出了“德艺塑团、创新办团、机制建团、制度管团、人才兴团、精品立团”的发展规划,广大演职员牢记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大力弘扬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团结拼搏,扎实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扶持,主动开拓演出市场,实施南阳曲剧名家带动战略,培育个人品牌、剧种品牌、团队品牌。在院团管理、艺术生产、队伍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又取得新的成绩。
恢复和新排了《闫家滩》、《荆钗记》、《蝴蝶杯》、《临江驿》、《三凤求凰》、《风流才子》等传统经典剧目,参加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南阳专场、“梨园春”南阳专场、“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文艺晚会、“国家园林城市、旅游城市”接待晚会、“全国15省市人大工作会议”接待演出、省政协常委视察团文艺演出、“南阳第二届工人之歌”、“南阳春节电视文艺晚会”、“梨园春”专业剧团擂台赛等大型活动。
同时,积极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参加赴台湾、香港、厦门、上海等地的文化交流和招商工作。连续五年举办春节广场文化活动,常年参加“三下乡”活动、参加“两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