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 - 图文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以及金属电化学防护的方法;通过对金属的腐蚀原
因以及金属防护方法的学习,提高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原电池原理的探讨,从本质上弄清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通过学生
的实验探究学习,理解金属吸氧腐蚀的原理,学会用课本知识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和思路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培养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
习化学的兴趣;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开发和使用资源。
2、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实验探究、共同学习
3、教学重难点
金属的吸氧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4、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 电流表的指针会偏转吗? 【提出问题】 想要知道答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演示实验1】 【提出问题】 1、 你看到什么了? 2、 是否形成了原电池? 3、 正负极是谁,电极反应是什么? 【启发】 实验除了电流表指针偏转以外看不到其他任何现象了,到底是什么电极反应在我们眼皮底下悄悄地进行呢? 大家可以从体系中存在的微观粒子去判断谁会在正极放电? 【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思考问题 实验 观察实验 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形成了原电池,电极反-2+ 应:负极: Fe – 2e = Fe正极就不是很确定 讨论,推测,可能的假设有: -- 2H2O+2e=H2↑+ 2OH--或者O2 + 2H2O + 4e = 4OH 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用气压变化实验来验证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产生原因 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设计问题,让学生对一个未知实验的现象进行猜测,激发学生心中的疑惑和求知欲 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金属吸氧腐蚀原理 看到电流会让学生很激动,学生会很想弄明白原因 通过阶梯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探究电极反应,由此一步步接近金属吸氧腐蚀的原理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用微粒观来分析问题,找到他们认为可能的
现在大家提出了两种可能性,如何证明你们的猜测呢? 【启发】 你准备从哪个角度来证明你的猜测? 什么实验现象能说明你的猜测? 【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评价与补充,表扬、鼓励、指出不足之处 【启发】 要验证气体生成或者消耗,我们在初三的时候就已经找到方法了(空气的成分) 【演示实验2】 【讲解】 在实验1和2中铁钉被腐蚀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原电池反应,而且还有氧气参与反应,我们把这种腐蚀称为金属的吸氧腐蚀 【提出问题】 1、将实验装置2放置1天,2天,3天。。。。。。会看到什么现象? 2、铁生锈是怎么回事?铁生锈和原电池反应有关系吗? 3、实验2中只有铁钉吗? 4、结合生活实际,什么情况下铁会发生吸氧腐蚀? 5、很多时候我们的金属制品并没有浸泡在水中,但它们也会生锈?为什么? 【提出问题】 20世纪以来,金属遭受腐蚀的现象较过去数百年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例如硫酸厂、钢铁厂的兴建,附近的钢铁生锈的速度更快? 【提出问题】 纯银首饰发黑也是金属被腐蚀的一个很典型的实例,这种腐蚀属于什么腐蚀呢?有无形成原电池? 【讲解】 金属的腐蚀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它又不像爆炸那样引人瞩目,而是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慢慢侵蚀金属,所以人们经常忽视了由它带来的经济损失,大家可以猜测一下由于金属腐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多大?(一年,人民币) 用事实说话:对比2008年两次大的自然灾害和金属腐蚀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真实数生锈 铁生锈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 铁中含有碳,构成了微小的原电池反应 海上航行的轮船等实例 潮湿的空气中溶有CO2等物质,形成电解质水膜覆盖在金属表面 思考问题 空气中有较多的SO2酸性物质,在潮湿空气中形成酸性的水膜 + -正极:2H+ 2e = H2↑ 没有形成原电池(纯银) 猜测金属腐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很惊讶于金属损失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金属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金属的防护等 讨论金属防护的方法 正极反应 让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方案,评价方案 (评价也是一种能力,通过评价找到差距,提升能力) 给学生的探究一些启示 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 用问题引导学生将探究实验的结论与金属的吸氧腐蚀联系起来 联系生活实际,用课堂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水到渠成的引出金属的析氢腐蚀,并且点到即止(这个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也不是教学难点,所以一笔带过,以突出重难点)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化学腐蚀的概念 通过数据的对比来说明金属腐蚀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突出金属防护的重要性和这节课的实用性 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开发和使用资源,并且过渡到金属防护的学习 培养学生联系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 【提出问题】 我们现在都提出:要可持续发展,请大家从资源的利用角度出发,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问题】 金属防腐有哪些方法? 方法从哪些角度去寻找? (待续:第二课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