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

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5:38:56

家港南丰镇的“台湾省精密机械工业园区”、萧山的“台湾省机械工业城”和无锡的“锡山开发区”等,同时,还在苏州、昆山、吴江和上海形成了以IT产业综合配套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目前,台湾10大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中已有9家进驻了苏州昆山地区,带动形成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吸引了台湾上百家电脑下游零部件产业和上游光电产业企业纷至沓来。笔记本电脑的580多个零部件,除少数需要进口外,全部可以在昆山制造,符合跨国公司的全球部署理念和整体布局架构。这是区域内外产业集群优势作用的具体表现,是推进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相协同发展的主动力。

(三)关于沪台两地产业集群互补优势分析

从区域产业集群互补优势来看,区域产业集群的互补优势要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有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为之服务,否则,区域产业集群互补优势就会被内耗掉。见图2:

图2: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的关联性

资料来源:吴波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50-51页。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种区域产业要素优势与区域发展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这就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实行优势互补战略,而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都存在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互补优势来促进协同发展。

从长三角区域看,它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市场化发育程度最高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存在外资主导的产业集群根植性不强,有些不能形成产业链,难以带动本地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产业集群“技术外溢”带来的负面性,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产业集群整体功能效应的发挥。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在与台湾区域产业集群合作中加以克服。因为,台湾区域产业集群中有许多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可以实现互补优势,提升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效应。

从台湾区域看,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岛内劳动力不足、土地资源紧缺、市场不大、工业区土地和厂房价格不断提高。以大台北工业区土地价格为例,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一年中,土地价格平均涨了六成,最高的涨了190%,严重地制约了岛内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沪台两地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之路,就有可能逐步实现区域生产资源的互补优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从两岸经贸关系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腾飞,得益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从2003年以来,中国内地成为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台湾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2009年,仅对台湾专项采购一项,就高达140亿美元左右。台湾对内地的出口额为837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1.1%。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稳定灵活,市场潜力很大,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环境。

三、推进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沪台两地产业集群各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优势互补战略的实施,才能在《ECFA》下框架下选择好合作路径,从而促进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一)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加强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环节的联动性

从世界范围来看,区域产业集群都有兴衰过程,要使本地区产业集群长期保持比较优势,就必须站在全

球价值链视角上来分析问题,推进沪台两地价值链连接,实现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货、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地区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等。沪台两地参与全球价值链模式,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某件商品生产被分解为诸多的生产加工环节,并放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完成,便构成整个价值创造过程,随着不同环节生产附加值的不同,就形成图2所示的曲线。从这里还看出,沪台两地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果两地联动一致,就会带来价值链的最佳效应。

(二)基于外资驱动嵌入型视角推进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融合性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外资进入中国区域从事经济活动,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中,都有相当份量来自于外商投资。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长三角形成了医药制造业、金属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等产业集群,这里也包括有台商投资。在台湾区域也有部分外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外资驱动嵌入型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见图4。

图3:沪台参与全球价值链模式

图4:外资驱动嵌入型沪台两地产业集群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涂文明:《我国外资驱动型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延伸》,《改革》,2008年,第4期,第54-59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家港南丰镇的“台湾省精密机械工业园区”、萧山的“台湾省机械工业城”和无锡的“锡山开发区”等,同时,还在苏州、昆山、吴江和上海形成了以IT产业综合配套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目前,台湾10大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中已有9家进驻了苏州昆山地区,带动形成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吸引了台湾上百家电脑下游零部件产业和上游光电产业企业纷至沓来。笔记本电脑的580多个零部件,除少数需要进口外,全部可以在昆山制造,符合跨国公司的全球部署理念和整体布局架构。这是区域内外产业集群优势作用的具体表现,是推进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相协同发展的主动力。 (三)关于沪台两地产业集群互补优势分析 从区域产业集群互补优势来看,区域产业集群的互补优势要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有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为之服务,否则,区域产业集群互补优势就会被内耗掉。见图2: 图2:产业集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