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七、八年级4册教材核心考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七、八年级4册教材核心考点复习提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2 19:53:18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比例尺;⑵方向;⑶图例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⑵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凸高(海拔高)为谷,凸低(海拔低)为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⑶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图幅相同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小 大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详细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第 5 页 共 43 页

第二单元(七上第3章天气和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⑵天气预报的内容:(认识常见天气的标志P49)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第 6 页 共 43 页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第 7 页 共 43 页

四、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世界的气候类型种和特点和图(见11种气候类型那张纸) 分 布地 区

气 候 类 型 热 带 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中海(夏、温带海洋性(全年温和湿润)、 温 带 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 带 寒带气候 分 布 地 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要素(2个):指组成气候的气温和降水。

②气候因素(3个):纬度、地形、海陆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温的分布 降水的分布 赤道到两极递减 气 候 类 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30°-40°)、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 纬度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第 8 页 共 43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⑴比例尺;⑵方向;⑶图例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⑵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凸高(海拔高)为谷,凸低(海拔低)为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⑶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