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第七版)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教学大纲(第七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2:17:02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主编 金惠铭 王建枝

(供临床、麻醉、影像、口腔等本科专业使用)

2010年5月

前 言

病理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发挥着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范畴非常广泛,主要讨论研究大多数疾病的共有的规律和常见病理过程,以及各器官系统疾病的一般规律和某些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病理生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以患病机体为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规律、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专业基础学科。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病理过程及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为学习以上专业课程、认识和防治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病理生理学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分析及处理疾病的正确思维方式,它的后继课程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学科课程,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将为这些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该课程为2.5学分,计划学时为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讨论课学时6。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同学们在认真学习本学科的同时,还应复习有关临近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科学的思维来正确认识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讨论课以典型病例为中心进行,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为闭卷理论考试,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论述、判断及病例分析等,占总成绩的100%。

学时分配表

章 1 2 3 4 5 绪论 疾病概论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酸碱平衡紊乱 缺氧 标 题 学 时 0.5 1.5 6 6 3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发热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应激 缺血-再灌注损伤 休克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心功能不全 肺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脑功能不全 学时合计 讨论课 3 自 学 2 2 2 6 2 4 3 3 5 自 学 49学时 6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熟悉: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以及基本病理过程与疾病的关系;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常用研究方法。

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病理生理学的概念。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

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疾病、脑死亡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一般规律及基本机制。

熟悉:健康、亚健康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了解:康复、死亡,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教学难点】

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原因与条件的辩证关系;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

【教学内容】

健康与疾病:健康、亚健康的慨念、疾病的概念 。 病因学: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

发病学: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疾病的转归:康复,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死亡/脑死亡? 2.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3.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疾病的基本发病机制有哪些?

5. 以外伤使血管破裂而引起大出血为例,说明发病学中因果交替转化、恶性循环的规律。 6. 举例说明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7. 试述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矛盾斗争规律。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常见水、电解质(水、钠、钾)的正常代谢及其调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水中毒、水肿、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病因。

熟悉:低钾血症与低镁血症的关系。

了解:各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镁、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三种类型脱水、水中毒的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基本机制;钾代谢紊乱的原因、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正常水、钠代谢: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渗透压、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

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低钠血症(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中毒、等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概念、病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高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高容量性高钠血症、等容量性高钠血症)的概念、病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等渗性脱水的概念及病因。

水肿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正常钾代谢及钾代谢障碍:正常钾代谢(钾的体内分布、钾平衡的调节、钾的生理功能)。 钾代谢障碍的分类:

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钾代谢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 镁代谢及镁代谢障碍(自学)。

钙磷代谢与钙磷代谢障碍(自学)。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水、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平衡调节的主要机制。 2. 如何全面理解水钠代谢紊乱的分类?

3. 体液容量减少见于哪些情况?试比较三种类型的脱水的特征、原因、机制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4. 水肿和水中毒有什么区别?基本病因各有哪些? 5. 引起钾代谢紊乱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6. 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7. 为什么高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8. 高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化有哪些?怎样用膜电位的理论解释高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

化?

9. 为什么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10. 低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化有哪些?怎样用膜电位的理论解释低钾血症特征性的心电图变

化?

11. 为什么必须严格控制补钾的速度而且又一定要“见尿补钾”?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目的要求】

掌握: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机体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酸碱平衡的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和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酸碱平衡、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

了解: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特点及酸碱平衡紊乱防治的病生基础。

【教学难点】

酸碱平衡的调节;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内容】

酸、碱的概念、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酸碱平衡的调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常用指标及其意义:pH值、PaCO2、SB、AB、BB、BE、AG。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呼吸性酸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代谢性碱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呼吸性碱中毒:原因和机制、分类、机体的代偿调节、对机体的影响、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双重性酸碱失衡、三重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学基础(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对酸碱平衡是怎样进行调节的? 2.一个病人的pH等于7.4, 他有没有酸碱失衡? 为什么?

3.一个病人的pH、PaCO2. 、HCO3-均正常,该病人有没有酸碱失衡? 为什么? 4.怎样分析一个酸碱平衡紊乱的病例?

5.代谢性酸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6.呼吸性酸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7.代谢性碱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8.呼吸性碱中毒有哪些特点?对机体有何影响? 9.试述代谢性酸中毒时呼吸和肾的代偿作用。

10.试述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液缓冲和肾的代偿作用。

11.为什么呼吸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比代谢性酸中毒时严重? 12.大量输入库存血液,为什么会促使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13.大量输入生理盐水,为什么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14.严重碱中毒病人出现手足抽搐的原因是什么?

15.为什么只有部分代谢性碱中毒的病人可以用生理盐水治疗?

16.为什么呼吸性碱中毒的病人比代谢性碱中毒的病人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功能紊乱?

第五章 缺 氧

【目的要求】

掌握:缺氧的概念;各型缺氧的概念、原因、血氧变化特点及组织缺氧的机制;发绀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肠源性发绀的概念。

熟悉:常用的血氧指标及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教学难点】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概述:缺氧的概念、常用的血氧指标(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血液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循环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组织性缺氧概念、原因与机制、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呼吸系统变化、循环系统变化、血液系统变化、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组织细胞变化。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叫缺氧、发绀、肠源性发绀?各型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2. 急性缺氧时机体有何方式代偿,其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3. 慢性缺氧时机体有何方式代偿,其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4. 慢性低张性缺氧为何会导致右心衰? 5. 所有缺氧是否都有紫绀?为什么?

6. 低张性缺氧时为什么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7. 严重缺氧时细胞可能出现哪些损伤? 8. 慢性缺氧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什么?

9. 缺氧导致肺小动脉收缩可能的有关因素主要是哪些? 10.严重贫血的病人为什么会心悸、气促? 11.氰化物是怎样使机体中毒的? 12.高原性心脏病是怎样发生的?

13.为什么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会引起肠源性紫绀?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遵义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主编 金惠铭 王建枝 (供临床、麻醉、影像、口腔等本科专业使用) 2010年5月 前 言 病理生理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发挥着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的桥梁作用。病理生理学范畴非常广泛,主要讨论研究大多数疾病的共有的规律和常见病理过程,以及各器官系统疾病的一般规律和某些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病理生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以患病机体为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条件、规律、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专业基础学科。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及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必修的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