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给排水安装工程、暖通安装工程、电气安装、消防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绝对完整)
施工组织设计
有预留,则需在测试前选择、安装好测孔。
⑷检查各风机皮带松紧程度,过紧会增加磨擦力,皮带易损坏,电机负荷过大,过松会使皮带在轮上打滑,造成风量变小。 3.调试内容
通风空调系统的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的测定和调试包括以下内容: ⑴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风量、风压转速的测定 ⑵系统与风口风量测定与调整; ⑶防排烟系统正压送风前室静压的测定。 4.调试方法与步骤
⑴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风量、风压转速的测定:风管内风压、风量采用毕托管及倾斜式微压计测定,以下图为例:
LS—送风 LX—新风 LH—室内回风
①测定断面选择:测定断面原则须选在气流均匀且稳定的直管段上,即按气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管径,在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1.5倍管径(矩形风管大边尺寸)的直管段上,对于上述系统来说,由于现场条件受到限制,距离适当缩短,LS、LH可通过测量孔测量风压、风量, LX也可在风量出口处及入口处测得。
LH 空调机组 LS LX 29
施工组织设计
③ 确定断面内的测点:首先将测定断面划分为若干个接近正方形面积相等的小断面,其面积不大于0.05mm2,测点位于各个断面的中心,以LP断面为例。然后采用毕托管和倾斜式微压计在测定断面上测量,将毕托管的动压孔逆气流方向水平放置,通过倾斜式微压计读出动压及全压。
800 1250
测孔
测点
LP断面测点布置图(小断面积:0.2×0.25=005m)
2
③在LP断面1250×800上至少测量20个点,各点分布在各个小断面积中心,如果气流不均匀,可通过增加测点数。各点动压测得后,则可计算出平均动压:Pdp=(Pd1+Pd2+ ----+ Pdn )/n (Pa) 其中Pd1、Pd2-------Pdn—各测点动压 平均风速: Vp= 2gPdp/ρ m/s
ρ:空气密度
④对于LS、LH,送回风量可由公式:L=3600FVP m3/h计算。 其中F:测点处的断面积(m2) VP:平均风速(m/s)
对于LX可在风量出口和入口测得。采用热球风速仪、探头贴近格栅或网格,并垂直于风速,定点测量法测法测得风速。
30
施工组织设计
LX的风量: L=KFVP×3600 m3/h
其中F:测点断面积(m2) VP—平均风速(m/s) K1—断面面积修正系数 ⑤风机转速采用转速表直接测量风机至轴转速,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5.风口风量的测定
采用热球风速仪,将探头贴近风口并垂直于风速,采用定点测量法可测得风速,如果与设计风速有出入,可调节风口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风量,直到测量值符合设计值为止,并且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大于10%。
风口风量:L=3600F外框×VP×K(m3/h)
其中K:风口面积修正系数 F外框:风口外框面积(m2) VP:风口平均风速(m/s) 6.系统风量的调整与风口风量的平衡
系统总送风量、回水量、排风量和新风量可通过调节各总风管上的调节阀来调整风量,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大于10%,风口风量的平衡以下图为例:
空调机组 ①风口风量的调整与平衡:
从最不利环路末端风口S1开始,先测量S1风口的风量,然后分别出S4、S6、
S8、S10、S12、S14风口的风量。接着测量Ⅰ环路的S2及S3风口的风量,通过调节
31
施工组织设计
风口调节阀使S2、S3风口风量与S1风口风量相同;第二步调节Ⅱ环路S5风阀,使S5风量与S4风量相同;第三步,调节Ⅲ环路S7风阀,使S7风量与S6相同,以此类推,使每个环路的风口的风量相同。
②算出Ⅰ环路的风量是否达到设计风量,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偏差不大于10%,如果误差超出10%,可调节Ⅰ环路的支管调节阀,使Ⅰ环路的风量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同一风管,只改变风量,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其管路的阻力特性系数不变,因此,调节Ⅱ环路支管风阀使S4达到设计风量,这样S5的风量也达到设计风量,并可测出,以此类推,分别可测出各风口风量。
7.室内参数的测定
⑴温度采用水银温度计测定,工作区由设计要求来确定,室内湿度采用干湿度计测定。
⑵房间噪声的测定:一般以房间中心离地高度为1.2m处为测点,用声级计测量,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8.数据整理与分析
检测完毕后,将测出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将这些数据同设计和工艺要求的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价被测系统是否满足要求,同时针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恰当的改进意见,从而使系统更加完善. 9.所用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仪器、设备名称 高压风机 倾斜式微压计 浮子流量计 补偿式微压计 检测参数 漏风量 漏风量、风管风压 漏风量 消防楼梯前室静压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