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桂林某宾馆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本工程按“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顺序施工。根据本工程工期紧、场面宽等特点,本工程地上部分分为四个施工区同时进行流水施工,整体工程按如下顺序施工: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内外装饰工程施工→室外工程→竣工验收。 6.3 施工段的划分
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计划工期为145 日历天,为确保工期,本工程地上部分划分为四个区域同时施工。 6.4 合同交底 开工前,公司市场开发部向项目经理进行合同交底,由项目经理召集项目经理部的所有人员(包括作业班组的班组长)进行合同交底,确认合同内容,取得一致理解。同时做好交底记录。
6.5 物资准备
(1)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好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并确定仓库及堆放的面积和 地点。
(2)定货源、找厂家、看质量,确定分供方,组织好货源,安排好运输车辆。
(3)做试验:各种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水泥、钢材、石料、砂等拟进现场材料要按规定抽样试验和进行其它相关测试,不符合指标的材料不得进现场。
(4) 建筑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要求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机具停放场地提供依据。 6.6 劳动力准备
(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调配、征用劳动力,组织高效率的施工队伍。
(2)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分别组织多工种工人分批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 (3)对特殊工种进行上岗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6.7 运输方式
由于该建筑物地处桂林市将军路2 号,即桂林中山南路与将军路交汇处,场外交通十分便利。各种材料及构件的水平运输主要通过载重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指定的堆放位置。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通过塔吊和龙门架来完成,各楼层上的水平运输用塔吊吊运。 6.8 施工用水量计算
施工用水包括现场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和消防用水。 (1)现场施工用水量(q1)按下式计算: q1=K1×∑[(Q1·N1)·K2/(8×3600·T1·t)](参见建筑施工手册第二册7-5-2)式中 q1-施工用水量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 Q1-年度工程量 N1-施工用水定额 T1-年度有效作业日 t -每天工作班数
K2-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4)
根据施工图计算得q1=2.9(L/s);
(2)施工机械用水量(q2)按下式计算: q2=K2×∑[(Q2·N2)·K3/(8×3600)] 式中 q2-机械用水量
K2-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 Q2-同一种机械台数
N2-施工机械台班用水定额
K3-施工机械用水不均衡系数(取2.0)
根据所拟定投入该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按上式计算得: q2=1.1(L/s);
(3)生活区生活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q3=P2·N4·K5/(24×3600) 式中 q3-生活区生活用水量 P2-生活区居民人数
N4-生活区昼夜全部生活用水定额 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
根据本工程拟投入的劳动力情况,按上式计算得: q3=4.5(L/s)
d.消防用水量q4=10L/s e.总用水量Q 计算 q1+q2+q3=7.5L/s 所以施工总用水量取Q=q4=10(L/s)。 6.9 施工用电量计算 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包括动力用电与照明用电两种,在计算用电量时,从下列各点考虑: (1)全工地所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其它电气工具及照明用电的数量; (2)施工总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阶段同时用电的机械设备最高数量; (3)各种机械设备在工作中需用的情况。 总用电容量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Q=1.05~1.10(K1∑P1/COSф+K2∑P2+K3P3+K4P4)(参见建筑施工手册第二册7-5-3),查有关表格可得式中系数K1、K2、K3、K4 分别取0.6、0.6、0.8、1.0,COSф取0.7,Q─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1─电动机额定功率(查附表二,p1=189kw) P2─电焊机额定容量(查附表二,P2=12kw) P3─室内照明容量(查附表五、施工手册第二册表7-55,P3=2.1kw) P4─室外照明容量(查附表五、施工手册第二册表7-56,p4=0.4kw)根据以上各取值,计算得总用电容量为:Q=132.5kVA。 6.10 施工顺序安排: 施工总的工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的原则进行施工。总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基础工程及地下层施工→土方回填→主体工程砼结构及砌筑施工→屋面防水→室外散水等其它收尾工作→竣工验收。 6.11 拟采用的新技术 本工程拟采用的新技术如下: (1)施工管理采用电脑现代化办公设备。施工进度计划采用P3 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2)楼板模板采用大型竹模板,取代木模及钢模,充分利用广西竹子资源,是广西重点推广的新材料之一。 (3)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快拆体系。 (4)砼浇筑采用泵送技术。 (5)新型砌筑材料、填充墙砌体采用灰砂砖。 (6)钢筋连接采用锥螺纹连接等。 施工进度计划 1. 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1.1 施工进度安排必须满足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 1.2 考虑生产的均衡,尽可能使劳动力、机械设备、资金、材料的平衡,尽可能做到工种、工序合理衔接、干扰少、工效高、经济效益好。 1.3 合理组织室内外、上下平行交叉流水施工,能加快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1.4 受雨季影响,对施工干扰比较大、难度大的工序应先做,加强施工,采取相应措施安排好施工。 2. 施工进度横道图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总工期为365 天,考虑我公司拟在该工程投入的机具设备和劳动力情况,同时结合我公司以往承建类似工程的经验,主体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145 天。 拟定于2005 年6 月20 日开工,至2006 年11 月11 日竣工(按实际开工日期定)。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室外散水和工程竣工验收等部分,各主要分部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见附图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3.1 组织措施 成立项目经理部,按国家项目法组织施工,确保总工期。 3.2 管理措施 (1)劳动力落实 安排技术素质好、有类似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工人、管理人员投入施工,施工人员使用我公司的基本力量,全公司范围内统一调配,在专业工种和劳动力需要等方面,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物资落实 开工前,组织专业人员编制各类物资和半成品需求计划,专业负责落实采购工作,做到材料、半成品按质按时适量供应,杜绝由于物资供应而影响施工进度现象发生。 (3)机械设备落实 我公司优先安排本工程需要的一切施工机械,力求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拟进场的设备现已开始维修,确保其性能良好。 (4)进度计划落实 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45 天(日历天),为确保按工期完成本工程,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加快工程进度的具体措施,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倒班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进行协调、指挥、检查,防止返工而影响工期,同时,项目部按日安排具体施工进度计划,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确保总工期按计划完成。 管理人员坚持每天下班前一小时开现场生产碰头会,小结当天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布置第二天的工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凡受客观因素影响工程进度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补回来,保证工期计划的实现。 (5)采用先进施工方法,提高施工科技含量达到施工目标工期。 a、施工进度采用网络技术进行控制。 b、划分施工流水作业段,进行流水作业施工。 c、钢筋采用锥螺纹连接,避免受天气影响。 d、模板工程采用早拆体系,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施工进度。 3.3 具体措施 本工程在机械使用、劳动力安排、材料准备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保证进度措施,具体如下: (1)从设备方面保证工期 a、整体工程配备一台塔、二台井架在主体施工阶段进行钢筋、模板、周转材料、砂浆、灰砂砖的运输。 b、做好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降低机械故障,以免影响施工。 c、机械设备详见附表三: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d、在公司本部随时备有各种施工机械,以备工程急用更换。 (2)从劳动力方面保证工期 a、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小组,对整个工程进行劳动力动态管理。 b、本工程施工高峰期计划投入250 个工人左右,按进度计划控制调动进退场。 c、现场工人采取二班倒工作(在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序搭接。 d、加强工人生产和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贯彻本工程的重要性,提出生产口号,组织工人队组之间进行劳动竞赛。 (3)从材料方面来保证工期 a、图纸一到手,马上组织人员按图纸提出工程材料计划,并按进度要求进行采购。 b、楼板、梁及柱子采用竹胶板模组拼,梁板采用早拆系统。 c、现场配备运输汽车,随时满足工程运输需要。 d、按进度要求有秩序地调配好劳动力、材料和设备。 (4)从组织管理方面来保证工期 a、公司各职能部门协调帮助项目部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b、保证项目部的资金及时到位。 c、公司各职能部门监控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保证项目部各管理落实到位。 d、按总进度计划安排月计划,按月计划安排周计划,按计划保进度。 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1.劳动力投入计划 本工程劳动力配置按照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和室外散水工程等部分进行组织,作业班组根据分部工程计划、工期要求和施工预算、劳动定额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尽可能保持作业班组相对固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制定出各阶段用工情况见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 2.材料投入计划 本工程各主要施工材料用量及按月度的进场计划见附表二:“主要施工材料进场计划表”。 3.劳动力及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3.1 劳动力保证措施 (1)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调配、征用劳动力,组织高效率的施工队伍。 (2)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分别组织多工种工人分批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 (3)对特殊工种进行上岗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3.2 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1)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好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并确定仓库及堆放的面积和地点。 (2)定货源、找厂家、看质量,确定分供方,组织好货源,安排好运输车辆。 (3)做试验:各种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防水材料、水泥、钢材、石料、砂等拟进现场材料要按规定抽样试验和进行其它相关测试,不符合指标的材料不得进现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