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运单668推广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一、项目概述、意义和必要性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既是山区农业的主导产 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饲料。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量与日俱增
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 销路长盛不衰。
我县地处临汾市西北边缘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辖 8个乡镇
97个村委
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8万
全县种植玉米面积达
人总耕地面积43万亩土地资源丰富
2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有史以来玉米一直是我县的主 导产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纵观我县玉米种植的历史和现 状我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光照充足
全县大部分海拔在
750--1300米无霜期150--180天非常适应玉米的种植条件
发展玉米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的转变常规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历届县委、县政府 对玉米生产高度重视高效的优良玉米品种
一直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推广优质 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需要势在必
X县新希望玉米
行时不待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中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合作社以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为导
向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大力引进优质高产适宜我县种 植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运单668
采用“农户+合作社+基地”
统一
的模式实现技术辐射、示范推广、培训服务等系列服务
种植技术统一销售使农民从推广玉米新品种运单668的种植
中获得了高产增收的效益看到了玉米种植的美好前景也看到 了田野的新希望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决心改革传统农业现优质高产增收的目标
实
在科技兴农强县富民中做出新的贡献。由
山西省农科院选育成功的玉米运单668新品种具有生育 期短抗病、抗逆性强
籽粒饱满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
2006年以来
其
生长适应性强土地条件要求不高西省区试连续三年排名第一7.2%、21.1%、20.3%效益十分可观。
该品种参加山
比对照同类品种亩产增产分别为
其经济社会
最高平均亩产达723.3公斤
我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已进行了两年的 试验示范实践证明
玉米新品种运单668的确实是山区农业种
植中的优质品种推广普及该品种对我县农业发展确是坚持科学 发展观加快农村富裕
农民增产增收的最佳选择。以上所述
充分
证明我县大力普及推广玉米新品种运单668
已经具备良好条件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是我县广大农村切实可行的致富项目
项目选项准
效益高
风险
小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掌握接受加之专业合作社的组织 引导我县玉米产业一定会又好又快发展
玉米优质新品种运单
668将会在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中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性、合理性和示范性
项目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引进品种后做好栽培及管理等环节 二
一是精细整地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无根茬是测土配方
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
三肥垫底一炮轰”三是适时早播严把播种质量关力争一播 保全苗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即使中耕除草、追肥、浇水、防治 病虫害适时收获。种植密度一般以3500株/亩为宜
因此项目
核心技术一般农民经过培训均可掌握为此X县新希望玉米专业 合作社根据示范推广需要首先在全县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示范基 地2万亩使基地占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10%
取得种植管理
经验后逐步在全县推广促进全县玉米产业持续发展。 2、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 1
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质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优
质玉米新品种运单668具有生育期短抗病、抗逆性强籽粒饱 满产量高等优点亩产比对照品种增产9%左右是一个适宜 山区增产增收的科技致富品种2
通过示范推广
值得大力推广。
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方式 本着全县农民共同致富的原则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
发展“订单
农业”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科技致富。项目实施后运 单668玉米可使亩产达到678公斤每亩增收77.4元亩种子投 资比对照品种降低4元10万亩
亩合计可节本增收81.4元推广面积
全县8万农民年人均增收可达
可节本增收814万元
101.7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
可为市场提供充足货源
增强市场竞争力
满足市场
需求。
长期以来玉米一直是国内外市场的紧俏产品新希望玉米专 业合作社通过推广中早熟优种运单668品种可大大增加我县玉 米产量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玉米、玉米糁、玉米面都已申请国家无公害标识认证将进一步提高玉米及玉米系列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3、项目实施单位—X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实施项目的 优势 1
该合作社宗旨明确、组织严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运行良好 23
有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积累的工作经验
有合作社稳固建立的2万亩优质玉米运单668示范基
地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推广 取得了良好的推广示范效果普遍得到农民欢迎支持 4
有山西省农科院、X县科技局、农委技术人员和合作社
课题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 有合理的发展规划实施中发现的技术难点三、项目成熟程度
可加快推广示范步伐不断解决 提升专业合作社的整体技术水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