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黄桥镇中心小学 “导学练”教学设计
二0一五年秋学期 教师 丁小峰
1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第1-2页的例1、例2,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图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体、梯形、长方形、正方体。 教师提问:你能给上面这些图形分一分类吗?说说分类依据。
指出: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是平面图形,而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立体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和长宽高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三、引导自学,自主探究。 出示导航单
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自主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1.学习菜单:
取出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并从如下几方面去发现它们的奥秘。 名称 面 棱 个数 形状 条数 长度 顶点 个数 长方体 正方体
2.请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那几个面呢?
3.如果把一个长方体中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那新得到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请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正方体有几个面,
2
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四、交流汇报,点拨提升。
1、小组交流,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2、大组交流,解决小组交流遗留的问题。
3、教师点拨,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深度、广度。 ⑴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你是怎么想的,用图怎么表示关系?
五、当堂训练,回顾总结。 完成练习一的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评讲
第1题。第3个图形再说说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2题。左边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 课后尝试 自己用一张纸,通过画、剪、贴的方法做一个长方体。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
第2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教学内容:第3页的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6-9题及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揭示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 三、 引导自学,自主探究。 出示导航单:
1.拿出课前剪下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按要求展开活动:自己动手操作一下,看一看哪些能围成正方体。在围成正方体的三组面上打上三种颜色:上下面用一种颜色,前后面用一种颜色,左右面用一种颜色。
2.展示作业。说说哪些能围成正方体,哪些不能围成正方体。 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及时辅导。
四、交流汇报,点拨提升。
小组先交流,做好上黑板展示的机会。
大组汇报,在黑板上展示出小组内不同的作品 让每一个学生说说6个面各是哪一面 教师点拨
正方体的12种展开图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