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九(下)北师大版 - 《武松打虎》

九(下)北师大版 - 《武松打虎》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3:01:49

2.“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3.武松与李逵你更喜欢哪一个形象?武松打虎与李逵打虎,你更喜欢哪一个过程?与同桌交流一下,说不定你俩可以展开一场辩论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提问:作者花大量笔墨写“三碗不过冈”,写武松贪杯,一气喝了十几碗,有何用意?

通过武松喝酒与店家谈论“三碗不过冈”,突出了武松机智豪迈、无所畏惧的性格。店家只给三碗酒,武松却喝了十八碗;酒后武松提棒就走,店家阻拦不成;店家好意相劝,武松反而误解了。这样,情节曲折而有声有色,不仅突出了武松执著的性格,也为后面“武松读了印信榜文”后怕退回酒店让人耻笑而冒险前进、最终打死老虎作了铺垫。 二、自主学习,疑打虎

1、有人认为,《武松打虎》中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皆未必然之文”;也有人认为,老虎属猫科动物,脊椎骨很长,后腿可翻转来抓挠前头的打虎者,所以武松打虎之法不可信。你是相信这些说法,还是宁可相信小说中描绘的打虎场面?为什么?

2、武松是立志当打虎英雄,还是阴差阳错不得已当了打虎英雄?你觉得武松害怕了吗?他害怕了,还是不是英雄?

学生思考

三、交流探讨,明英雄

小组内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明确:

1、有人认为,《武松打虎》中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皆未必然之文”;也有人认为,老虎属猫科动物,脊椎骨很长,后腿可翻转来抓挠前头的打虎者,所以武松打虎之法不可信。你是相信这些说法,还是宁可相信小说中描绘的打虎场面?为什么?

明确:相信小说描绘的场面。 首先,武松是人们崇拜的江湖英雄,人们主观上愿意和作者一样把他神化。 其次,武松的“神”又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再次,武松打虎之时已酩酊大醉,其打虎是在非常态之下进行的,具有其合理性。

最后,源于作者写得绘声绘色,人们完全被吸引,而忽略或无意探究其中不科学之处。

2、武松是立志当打虎英雄,还是阴差阳错不得已当了打虎英雄?你觉得武松害怕了吗?他害怕了,还是不是英雄?

明确:武松当然不是立志当打虎英雄,他是在一系列错误下不得已采打老虎的。当他确知有虎时,也想到退却;当老虎出现时,他也惊吓;和老虎搏斗时,他也惊慌失措,还出了冷汗;打完老虎后,惊魂未定,见了假虎也害怕。但这些都是他的 “人性”,并不妨碍他的英雄本色。 四、检测点拨。比较阅读,辨不同

阅读《水浒传》第四十三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回答问题。

(李逵)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团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

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便不抖,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五七,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母子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

1.文中写李逵“一身肉发抖”“把不住抖”“心头火起便不抖”,你怎么理解他心理变化的过程?

2.“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3.武松与李逵你更喜欢哪一个形象?武松打虎与李逵打虎,你更喜欢哪一个过程?与同桌交流一下,说不定你俩可以展开一场辩论呢。 明确答案: 1.刚开始看到“团团血迹”,不由得心慌,又担心老娘有什么意外;当看到“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时,担心得到了证实,又气又急,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把不住抖”;当满腔怒火化为义无返顾、坚定的报仇信念时,反而不抖了。

2.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在宏大的声音中想象这只白额虎既壮且大,对手的强大就衬托出李逵的英雄气概。 3.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水浒传》是一部不朽的宏篇巨著,108位好汉,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等待着你去阅读! 六、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助学 七、教学反思

教读本课,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读文、解文的能力。

搜索更多关于: 九(下)北师大版 - 《武松打虎》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3.武松与李逵你更喜欢哪一个形象?武松打虎与李逵打虎,你更喜欢哪一个过程?与同桌交流一下,说不定你俩可以展开一场辩论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提问:作者花大量笔墨写“三碗不过冈”,写武松贪杯,一气喝了十几碗,有何用意? 通过武松喝酒与店家谈论“三碗不过冈”,突出了武松机智豪迈、无所畏惧的性格。店家只给三碗酒,武松却喝了十八碗;酒后武松提棒就走,店家阻拦不成;店家好意相劝,武松反而误解了。这样,情节曲折而有声有色,不仅突出了武松执著的性格,也为后面“武松读了印信榜文”后怕退回酒店让人耻笑而冒险前进、最终打死老虎作了铺垫。 二、自主学习,疑打虎 1、有人认为,《武松打虎》中老虎“一扑”“一掀”“一剪”“皆未必然之文”;也有人认为,老虎属猫科动物,脊椎骨很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