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人的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同步练习浙教版
对家中其他人服药预防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但流感病毒不是由蚊子苍蝇进行传播的,所以消灭家中的蚊子和苍蝇并没有预防效果。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 高血压 B. 流行性感冒 C. 糖尿病 D. 呆小症 【答案】B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解答】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而高血压、糖尿病、呆小症都不符合传染病的特点。 故答案为B.
12.易感人群是指 ( )
A.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B. 身体瘦弱、体质差的人 C. 接触传染病的人
群 D. 正在患病的人群 【答案】A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解答】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 / 12
13.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 ④③①② B. ②⑤①④ C. ④⑤③② D. ④①③② 【答案】D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解答】根据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定义判断:流感属于传染病;流感病人属于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D.
14.5月中旬,某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 ) A. 饭前便后及时洗
手 B. 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
C. 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 D. 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 【答案】B
【解析】【分析】(1)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2)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许多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可用青霉素治疗。但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所以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对病毒没有效果,而且滥用抗生素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所以
6 / 12
不能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预防接种 【答案】B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 ( ) A. 有遗传性,难医
治 B.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C. 无特效药,对人体危害较
大 D. 是一种绝症,无法医治 【答案】B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所以传染病具有流行性。【解答】传染病与一般疾病的最大区别是有传染性和流行性。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下列生物不属于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 )
7 / 12
A. 寄生在人体内的蛔
虫 B. 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杆菌 C. 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
蚶 D. 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 【答案】C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解答】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引起炭疽病的炭疽杆菌和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都属于病原体。而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不属于病原体。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某校多位同学患上了水痘病,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增强机体免疫力 【答案】B
【解析】【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 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环节,流行即可终止。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下课时开窗通风,并在放学后组织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这样做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断传染病的发生。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我国规定速冻食品必须真空包装,不得销售散装汤圆等速冻食品。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措施属于 ( )
8 /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