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12.1 算法初步-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备战2018高考精品系列之数学(江苏版)(原卷版)
2. .解决程序框图问题要注意几个常用变量:
(1)计数变量:用来记录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如i?i?1. (2)累加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S?i. (3)累乘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p?i. 3. 程序框图问题的解法
(1)解答程序框图的相关问题,首先要认清程序框图中每个“框”的含义,然后按程序框图运行的箭头一步一步向前“走”,搞清每走一步产生的结论.
[来源:Z+xx+k.Com]
(2)要特别注意在哪一步结束循环,解答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最好的方法是执行完整每一次循环,防止执行程序不彻底,造成错误. 4.判断条件的注意事项
解决此类问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搞清判断框内的条件由计数变量还是累加变量来表示;二是要注意判断框内的不等式是否带有等号,这直接决定循环次数的多少;三是要准确利用程序框图的赋值语句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把握程序框图的整体功能,这样可以直接求解结果,减少运算的次数. 5.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必须有起止框,用来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
(2)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表示操作,带箭头的流程线表示算法步骤的先后顺序,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算法中间要处理数据或计算,可分别写在不同的处理框中.
(4)如果一个流程由于纸面等原因需要分开画.要在断开处画上连结点,并标出连结的号码.如图一.实际上它们是同一点,只是化不才分开画.用连结点可避免流程线的交叉或过长,使流程图清晰.
(5)注释框不是流程图必需的部分,只是为了提示用户一部分框图的作用以及对某些框图的操作结果进行说明.它帮助阅读流程图的用户更好的理解流程图的来龙去脉. (6)在图形符号内用于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考点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的输出值S? .
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要使输入的x值与输出的y值相等,则这样的x值的个数是 .
【考点2】算法与程序框图 【备考知识梳理】 1.输入语句
输入语句的格式:INPUT “提示内容”; 变量
例如:INPUT “x=”; x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入变量信息(数值或字符)的功能. 要求:
(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 “原原本本”的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
(3)一个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输入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变量1,“提示内容2”;变量2,“提示内容3”;变量3,??”的形式.例如:INPUT“a=,b=,c=,”;a,b,c.
2.输出语句
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例如:PRINT“S=”;S
功能:实现算法输出信息(表达式) 要求:
(1)表达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输出的信息;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要输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要用分号和表达式分开. (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输出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表达式1,“提示内容2”;表达式2,“提示内容3”;表达式3,??”的形式;例如:PRINT “a,b,c:”;a,b,c. 3.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 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
作用: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 要求:
(1)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含变量的运算式.如:2=x是错误的;
(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如x=5是对的,5=x是错的,A+B=C是错的,C=A+B是对的. (3)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如
y?x2?1?(x?1)(x?1)
这是实现不了的.在赋值号右边表达式中每一个变量的值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但对于同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4.条件语句
(1)“IF—THEN—ELSE”语句 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说明: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
“IF—THEN—ELSE”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条件,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不符合条件,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 (2)“IF—THEN”语句 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说明:“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条件不满足时,直接结束判断过程;END 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IF—THEN”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条件就执行THEN后边的语句,若不符合条件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后面的语句 5.循环语句 (1)当型循环语句
当型(WHILE型)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说明:计算机执行此程序时,遇到WHILE语句,先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WHILE和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返回到WHILE语句再判断上述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再执行循环体,这个过程反复执行,直到一次返回到WHILE语句判断上述条件不成立为止,这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而是跳到WEND语句后,执行WEND后面的语句.因此当型循环又称“前测试型”循环,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先测试后执行”、“先判断后循环”. (2)直到型循环语句
直到型(UNTIL型)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DO 循环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