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像技术题库 doc精简
影像系题库
透视:是利用X线的荧光作用,将被检病人位于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和X线管之间,X线穿过人体之后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 普通X线摄影:是将人体放在X线管和屏-片组合之间,X线穿过人体之后在胶片上形成潜影,胶片再经冲洗得到照片影像。所得到的照片称为平片。
CR:是应用影像板替代胶片吸收穿过人体的X线信息,记录在IP上的影像信息经激光扫描读取,然后经过光电转换,把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数字影像。
DR:又称直接数字X线摄影,是指采用一维或二维X线探测器直接将X线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数字化摄影的方法。
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将未造影图像和造影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强,摄像机扫描而矩阵化,再经A/D转换成数字影像,两者相减得到减影数字影像,再经D/A转换成模拟减影影像。结果消除了骨骼和软组织结构,即使浓度很低的对比剂所充盈的血管结构在减影图像中也能显示出来。
填空
1、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985.11.8在一次做阴极管实验时发现了X线。
2、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普通X线检查技术、数字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超声检查员技术以及影像核医学检查技术等多门影像技术的总称。
3、 数字X线检查技术包括__ C R ___、 D R ___、_ D S A 。
单项选择题
1、伦琴发现X线的日期是
A.1895年11月8日 B.1895年8月11日 C .1901年11月8日
D.1901年8月11日 E.1985年11月8日 3、下列哪项属于数字X线检查技术
A.计算机X线摄影 B.普通透视 C .普通X线摄影
D.体层摄影 E.放大摄影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英文缩写为
A.MRI B.CT C.DSA D.USG E.DR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应用X线:
A.CR B.CT C.MRI D.DSA E.USG 2、电离辐射检查是:
A.DR B.DSA C.CR D.CT E.MRI 3、数字X线检查技术包括:
A.DR B.DSA C.CR D.PET E.MRI 4、X线透视的优点有。
A.价格低廉 B.即时成像 C.动态观察 D.多方位观察 E.对比度高 答案:1、2、3、4 5、X线透视的缺点。
A.影像对比度差 B.不利于厚重部位检查 C.图像不能留存 D.不利于细微结构检查 E.以上都不是 6、X线摄影的优点有。
A.影像对比度高 B.图像能保存 C.利于疾病追踪观察 D.对细微病变不易漏诊 E.以上都不是 7、X线摄影的缺点有。
A.价格较透视高 B.只能单方位观察 C.有利厚重部位检查 D.不利于厚重部位检查 E.以上都不是
多项选择题
3、X线透视利用了X线那些特性。
A.穿透性 B.荧光性 C.感光性 D.电离作用 E.生物效应 4、X线摄影利用了X线的那些特性。
A.穿透性 B.荧光性 C.感光性 D.电离作用 E.生物效应
名词解释
1、照射野:通过X线管窗口的X线束入射于肢体,其曝光面的大小
称照射野。
2、中心线:垂直于窗口中心的那一条X线称为中心线。中心线是投照方向的代表。
3、斜射线:X线束中,中心线以外的X线都称为斜射线。
第三章 普通X线摄影检查技术 X线摄影基本知识 名词解释
1、肢-片距:被检肢体中心与到胶片中心的距离。 2、听眦线:外耳孔到同侧眼外眦的连线。
3、第一斜位:患者立位,右前胸转向前紧贴摄影架面板并使身体冠状面与面板成45-55度角。右手背放于臀部,屈肘内收,左手上举抱头,保持身体稳定中心线:经左腋后线T6水平入射。曝光前吞钡,深吸气后屏气曝光通过食管压迹显示左房大小。
4、第二斜位:患者立位,左前胸转向前紧贴摄影架面板并使身体冠状面与面板成60-65度角。左手背放于臀部,屈肘内收,右手上举抱头,保持身体稳定中心线:经右腋后线T6水平入射。 5、摄影位置:X线检查时X线管中心、被检肢体与胶片所处的空间位置。
6、切线位:X线束(中心线)从组织、器官或病灶边缘通过,与局部凹陷或突出部位呈相切方向,称为切线方向。这时被检者所处的体位称切线位。
7、瞳间线:左右瞳孔之间的连线。
8、听眦线:外耳孔与同侧外眦的连线。
9、听眶线: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10、听鼻线:外耳孔与同侧鼻中棘(翼)的连线。
填空
1、X线摄影方向在矢状方向有两个:腹背方向即X线束由腹侧射入,从背侧射出,也常称为前后方向。背腹方向即X线束由背侧射入,从腹侧射出,也常称为后前方向。
2、X线摄影方向在冠状方向有两个:右、左方向即X线束由被检者右侧射入,从左侧射出。左、右方向即X线束由被检者左侧射入,从右侧射出。
3、X线摄影斜方向主要用在胸腹部共有4个:
(1)背腹第一斜方向,X线束由左后方射入,从右前方射出。 (2)背腹第二斜方向,X线束由右后方射入,从左前方射出。 (3)腹背第一方向,X线束由右前方射入,从左后方射出。 (4)腹背第二方向,X线束由左前方射入,从右后方射出。 4、桡尺方向系X线束由桡侧射入,从尺侧射出。尺桡方向系X线束由尺侧射入,从桡侧射出。
5、胫腓方向系X线束由小腿胫侧射入,从小腿腓侧射出。腓胫方向系X线束由小腿腓侧射入,从小 腿胫侧射出。
问答题
1、简述铅字标记的放置原则。 答:1)放置铅字的原则
(1)照片影像的方位,以与阅片者对面站立的解剖学姿势一致为标准。 (2)记号应为清晰的正面字迹,不与诊断区重叠。 2)铅字排的组成:可分为两组。
一组为片号及方位号,横排书写,“右”字放在X线片号之前,“左”字放在X线片号之后,其他检查记号也置于此组。 另一组为单位名称及检查日期。 3)铅字的反正放法
(1)正位片放法:前后位正放,后前位反放。
(2)侧位片:片号应反放。左侧近片时放“左”字,右侧近片时放“右”字,使阅片者如看荧光屏上影像。
(3)斜位片:字排的反正以X线穿过方向而定,前斜位反放,后斜位正放。 (4)轴位片:方位标记按其体侧方位放“左”或“右”字。阅片时显正字,身体前方在上表示为下上轴位,字排正放;前方在下表示上下轴位,字排反放。
2、X线照片标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X线片号及序号:每位摄片者应占有一个X线片号。但当同一人摄取两张以上及前后不同日期的X线片时,应排同一X线片号,但需编上序号,放入同一片袋内保存,以使资料完整。 2)摄片日期:每张X线片上需有检查时间,即年,月,日。 3)检查部位的方向:用上、下、左、右等字样,标记在被检部位的相应位置。
4)医疗机构名称:全称或简称,以明确而不占用太多照片面积为宜。
5)被检者姓名:便于直接了解照片的归属。
6)其他:包括平片检查的功能位记号,体内器官的皮肤标志,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