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设 - 图文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3系统模型建立
3.1 实体流程图的建立
图3.1 实体流程图
3.2 em-plant仿真模型
图3.2.1 eM-Plant仿真模型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根据任务描述,我们知道该物流制造系统共有5个加工站,每个加工站的机床类型相同,但是每个加工站的机床数量不同,加工站1有台机床,加工站2有2台机床,加工站3有4台机床,加工站4有3台机床,加工站5有1台机床。
并且当加工零件进入加工站时要选择工作站内加工零件遍历选择闲置机床,这里我们就要选用策略,如图3.2.2:
图3.2.2 加工策略选择
该厂加工的零件共有3类,分别为零件1、零件2和零件3,他们的数量比为3:5:2,这里零件的总数为107,所以三种零件分别有32、54和21个。他们的产生方式为负指数分布,产生时间为707秒。在仿真软件中的具体设置如图3.2.3:
图3.2.3 零件产生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其中,第一类零件有四道工序,第二类零件有三道工序,第三类零件有五道工序。每
道工序必须在指定加工站的机床上加工,例如加工站1的加工时间表设置如下: 加工站1的加工时间表如图3.2.4:
图3.2.4 加工站1加工时间表
各种零件从不同的加工站完成加工后都要去下一个加工站或者加工完成离开系统,此时就需要对不同加工站的工件进行分流。不同的加工站分流的方法和程序基本相同,分别如下:
加工站1的第一次分流:
图3.2.5 加工站1一次分流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分流1程序:
图3.2.6 加工站1一次分流程序
分流2程序:
图3.2.7 加工站1二次分流程序
加工站3的分流程序:
图3.2.8 加工站3分流程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