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隧道钻爆作业指导书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工程项目JHSK-I标四工区
施工钻爆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K-I标项目经理部四工区
二0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施工钻爆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吉林至珲春线DK191+000~DK206+715.40段隧道共计12座,分别为哈尔巴岭2号隧道,南沟1、2号隧道,北屯1、2、3号隧道,亮兵1、2、3号隧道,凤西1、2、3号隧道,累计隧道全长13.003km。隧道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安图县接交处哈尔巴岭山脉、布尔哈通河峡谷低山区。
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柯岛组凝灰岩,后期受构造影响,接受燕山早期花岗岩和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侵入。隧道进出口为不良地质,边坡土质分别为花岗岩残坡积层及全风化层和凝灰岩全风化层,抗剪强度低,且边坡坡度较大,边坡稳定性差。 二、设计原则
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进尺、爆破器材等编制光面爆破设计方案。
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20cm。
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 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的炸药,本管段隧道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采用微差爆破,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起爆,以减小起爆时差。
以电雷管起爆,非电毫秒雷管引爆炸药,尽量减少集中装药,以此减少爆破震动对围岩的扰动。
以松动爆破为主,局部地段加强松动效应。
1
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确保爆破块度。 按照《爆破操作规程》进行装药量设计。 三、钻爆参数与爆破器材的选择
1、通过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试验时参照“表1光面爆破参数表”。
表1 光面爆破参数表
岩石 种类 极硬岩 硬岩 软质岩 周边眼间距 E(cm) 50~60 40~50 35~45 周边眼最小抵抗线 W(cm) 55~75 50~60 45~60 相对距离 E/W 0.8~0.85 0.8~0.85 0.75~0.8 装药集中度q (kg/m) 0.25~0.3 0.15~0.25 0.07~0.12 2、爆破器材的选用见“表2爆破器材选用表”。 表2 爆破器材选用表
爆破器材名称 雷管 炸药 传爆线 规 格 电雷管 1~15段非电毫秒雷管 二号岩石乳化炸药 6600m/s导爆索 用 途 起爆 引爆 掘进 引爆 3、掏槽方式 采用斜眼掏槽。 4、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周边眼装药结构:用小直径药卷间隔装药,岩石很软时采用导爆索代替药卷。
其它眼:均采用连续装药结构。
所有装药炮眼用炮泥堵塞,周边眼堵塞长度不小于25cm。 5、爆破效果监测及爆破设计优化
爆破效果检查项目主要有:断面周边超欠挖检查;开挖轮廓圆顺度,开挖面平整度检查;爆破进尺是否达到爆破设计要求;爆出石碴
2
块是否适合装碴要求;炮眼痕迹保率,硬岩≥80%,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次爆破衔接台阶不大于10cm。
爆破设计优化:每次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每次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爆破振速监测,调整单响起爆炸药量及雷管段数。 根据开挖面凹凸情况修正钻眼深度,爆破眼眼底基本上落在同一断面上。
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眼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根据爆破后石碴的块度大小修正装药参数。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眼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根据爆破后石碴的块度大小修正装药参数。 6、超欠挖控制措施:
成立超欠挖管理领导小组,编制超欠挖管理办法,制订详细的奖罚措施,并严格执行。
派专人负责超欠挖控制,每次爆破由专业工程师值班检查监督爆破全过程,以保证钻爆作业按设计进行。
采用光面爆破,减少对周边围岩的扰动,保证开挖成型质量。 每循环用断面仪对开挖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将分析的信息反馈到施工中,不断优化设计,以进一步改进光面爆破质量。
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周边眼采用光爆小药卷不藕合装药,选择合理周边眼间距和光面层厚度,以确保光面爆破。
施工时设备操作人员相对固定,以利于提高钻眼质量。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