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练习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练习岳麓版必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7:30:48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 )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召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故C项正确。 答案:C 2.导学号64610073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答案:A

3.下图是为纪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在当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其发行年份应该是(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解析:第一届全国人大是1954年召开的。 答案:C

4.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在天津选民投票日,恰逢女青年蒋宝珍要举行婚礼,她为了参加选举,把婚礼推迟了2个小时。她说:“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她所说的后一件喜事是指投票选举( )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人大代表 D.政协委员

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此之前,全国通过普选产生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参加会议。故C项正确。 答案:C 5.导学号64610119“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C.基层民主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从“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可知,“这个制度”是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确定的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有参政议政的权力,避免轮流执政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的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故D项正确。 答案:D

6.新中国成立后,民主人士黄炎培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解析:黄炎培是民主人士,他的话反映了民主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7.毛泽东指出,“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并强调“通过政协容纳许多人来商量事情很需要”。毛泽东此番言论( ) A.肯定了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作用 B.奠定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C.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不利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解析:根据题干中“有些人认为政协的作用不大了,政协是否还需要成了问题”的信息可知,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确立,题干中的言论是毛泽东于1954年12月19日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一文中写到的,故C项正确。 答案:C

8.“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由执政机构变为参政机构 B.由主持机构变为监督机构 C.由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 D.由法律机构变为执行机构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构,“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协商机构,故C项正确。 答案:C 9.导学号64610074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解析:材料信息“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代行过人大的职权。 答案:A

10.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解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协助国家机关”,并根据“1954年”这一重要的时间点,可判断出此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召开,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2

答案:D

11.“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结合新中国政治建设的相关史实,可以判断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1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归绥”“迪化”的称呼体现了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和思想上的控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两地更名,新的称呼不再具有这样的色彩,反映出中央政府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故A项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等到将来根据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土地改革的情况及人民进步的程度,才可把普选由个别逐步推广到全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

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材料三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国家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能,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

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未能实现普选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1)全国尚未完全解放;土地改革没有完成;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尚不足。

(2)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变成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3)行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辅相成;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它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

材料一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参考答案:(1)机构:军机处。影响: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后训练案 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 )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召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故C项正确。 答案:C 2.导学号64610073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