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1章 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练习 (新版)湘教版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第1章 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分析二次函数表达式的特点,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并且能够判别二次函数.
2.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能准确地用二次函数表达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目标一 能识别二次函数
例1 教材补充例题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22
A.y=2x+1 B.y=(x-1)-x 12
C.y=2x-7 D.y=-2
x【归纳总结】判定二次函数的三个关键点: (1)函数表达式是整式; (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 (3)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
目标二 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表达式
例2 教材例题针对训练如图1-1-1所示,长方形ABCD的长为5 cm,宽为4 cm,如果将
2
它的长和宽都截去x cm,那么剩下的小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y cm.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上述函数是二次函数吗? (3)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图1-1-1
【归纳总结】列二次函数表达式的步骤:
(1)审清题意,找到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常量)和未知量(变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并化成一般形式; (3)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及所列函数表达式,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知识点一 二次函数的概念
定义:如果函数的表达式是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它的一
2
般形式是y=ax+bx+c(a,b,c为常数,a≠0).其中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
[点拨] 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各项系数时,必须先将函数表达式化为一般形式,且系数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知识点二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的步骤:①审清题意,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将文字、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②找出等量关系;③设出表示变量的字母,用含字母的代数式替换找出的等量关系,并将表达式写成用自变量表示因变量的形式;④计算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点拨]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时,自变量的取值要满足两个条件: (1)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 (2)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已知关于x的函数y=kxk-3k+2+(k-3)x+1是二次函数,求k的值. 解:令等号右边第一项x的指数为2,
2
即k-3k+2=2,
2
化简,得k-3k=0, 解得k1=0,k2=3, 所以k的值为0或3.
以上解答过程不完整,请你进行补充.
2
马明风整理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教师详解详析
【目标突破】
例1 C
例2 [解析] 列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关键是确定题目中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 解:(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22
y=(5-x)(4-x)=x-9x+20,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x-9x+20. (2)上述函数是二次函数.
(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 [小结] 知识点一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反思] 补充如下:又因为此函数是二次函数,所以k≠0,所以k的值为3. 马明风整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