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探究导学课型专题5生态工程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知能训练课时达标新人教版选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知能训练课时达标
【小题达标练】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多级循环利用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选C。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采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废物资源化,从而有较多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2.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 A.城市规划和布局,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等手段治理环境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以及造纸厂、酒厂生产,以切断污染的源头
【解析】选D。在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建设中,一方面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达到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目的;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水污染可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等手段。但城市建设不能因怕污染而放弃发展。
3.在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 )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解析】选D。加速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措施是: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关键是植被恢复。
4.“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城市环境工程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解析】选C。退耕还林还草适合于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5.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 )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资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湿地的生态效益是指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6.下列生态工程模式与典型实例或措施对应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北京郊区窦店村物质循环利用工程
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生物圈2号”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
【解析】选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对策是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等,典型实例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7.甘肃某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解析】选D。由于开采小铁矿等活动,原有生态系统已被破坏,要想恢复原貌,首先要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植物,这样植物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并为其他生物生存创造条件,还要封山育林,减少人类活动,利于保护环境。如果靠自然恢复,则速度较慢;如果引进外来物种,则可能引发生态危机;如果只顾发展农业生产,则可能进一步破坏生态平衡。 【易错提醒】
(1)回填土壤是为栽种植物提供生存条件。 (2)栽种多种植物是遵循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3)实行封山育林,是为了避免人类活动的干扰。
8.“生物圈2号”的失败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多选) ( )
A.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B.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C.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还是可以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的 D.目前人类没有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解析】选A、B、D。“生物圈2号”经过4年的试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虽然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但目前人类还没有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大题提升练】
1.“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 条食物链。沼气产生依赖的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 。
(3)“四位一体”应用了 等原理(写出两个即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抵抗力稳定性 (填“高”或“低”)。
(4)“四位一体”农业有哪些生态效益? 。 (至少写两点)。
【解析】图中有2条食物链,分别是蔬菜→人和蔬菜→猪→人,沼气是由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产生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能循环利用,“四位一体”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整体性、系统学与工程学等
原理,由于该系统内生物种类和数目少,因而它的抵抗力稳定性较自然生态系统低。 答案:(1)2 分解者 (2)不能
(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整体性、系统学与工程学(任写两个即可) 低
(4)①使用清洁、高效的沼气,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②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③沼渣、沼液的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用量;④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至少写两点)
2.下面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和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析说明鱼和蛙在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 (2)分析说明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势: 。 (3)上述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 。 (4)甲和乙相比,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原因是 。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建立甲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 (6)为了使水稻获得高产,稻田乙需要经常使用农药,而甲则不需要,原因是 。
【解析】(1)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可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图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可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从而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与能量的多级利用。
(3)题中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与乙相比,由于甲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较复杂,故甲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乙。 (5)建立甲生态系统可实现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的目标。 (6)甲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
答案:(1)鱼、蛙是消费者,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在原有食物链中引入新的环节(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减轻了环境污染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太阳光能
(4)甲 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较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5)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甲引入了害虫的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所以甲不需要经常使用农药
3.长江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流入长江的次级河流在流经城镇时,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河流,造成河流污染。某小组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中水质净化分析,实验装置如下图。
(1)图中植物的作用是 。该植物采收后,可以直接用作 ,也可干燥处理后用来提取 等金属。
(2)此案例属于 生态工程的实例,它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写其中一个)。
(3)该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菰(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你认为该实验装置应该准
备 组,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 (4)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 。 (5)该工程能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其原因是: 。
(6)该小组实验结果如下表,从此表中看出,该小组研究的因变量为 ,你能从表中得出的结论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