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沉和浮
受到的浮力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马铃薯 清水 浓盐水 重量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板书设计: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测力计
教学后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