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响我国现代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影响我国现代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分析
作者:王洲 张玉春
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综述法影响对我国现代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短跑运动员在遗传方面、训练理念方面以及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了尽快提高中国田径短跑项目的成绩,相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短跑项目 影响 因素 对策
短跑项目一直是我国田径界的软肋,虽然我国男女短跑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绩,但与世界优秀水平差距较大。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女子短跑运动水平呈大幅下滑趋势,而男子短跑却突飞猛进,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其中苏炳添在2015年田径世锦赛100米跑出了9秒99,成为第一个百米跑进10秒的亚洲本土选手。本文对影响对我国现代短跑运动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尽快提高中国田径短跑项目的成绩。 一、对我国短跑运动制约因素的分析 (一)遗传因素
短跑项目对于爆发力和速度的依赖性很强,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名运动员所能达到的最好成绩。我国运动员与欧美及非洲运动员在身体及体能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在短跑项目上,遗传因素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并不是说遗传就决定了一切。运动训练的过程是一个包括运动选材、运动竞赛等的全方位过程,遗传所能影响的更多的体现在选材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恢复手段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在选材方面,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人口巨大的基数决定了在遗传学上我们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的选择去寻找最适宜这个项目的运动员。 (二)训练理念
我国的短跑水平发展时间较短,起步晚,大部分训练理论都来自前苏联,对训练理论理解不透,在运用中难免会有生搬硬套的现象。即使到现在我国短距离项目训练理念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理念混乱,概念不清,实践无序,这对短距离训练实践的指导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已经开始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但是总体来讲,仍然缺乏学者型的教练员,缺乏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三)竞赛机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