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的标志(教案)
《城市的标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树为什么是城市的标识,珍视城市文化的传统,珍惜人文精神的建设;体会作者对树的珍惜之情,增强我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化作行动,从我做起。
2、学习衬托的写作手法。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由树引发的感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树的珍惜之情,通过学习课文,增强我们自觉自主保护生存环境的强烈意识,树立珍视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思想,化作行动,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畅谈收获。
1、播放一组城市中各种树木的图片,配以幽静的音乐。 教师语言创设情境: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我们的朋友,瞧,各种各样的树向我们呈现出它美丽异样的风姿……拥有王者气度的香樟树,传递浪漫气息的法国梧桐,婀娜多姿的椰树,挺拔苍劲的油松……,这千姿百态、各具风姿的树带着我们走进了不同的城市,谁能结合上节课对《城市的标识》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
(学生从积累词句、主要内容两方面来谈:课文描写了城市雷同的现象;描写了不同树的特点并指出树是城市的标识。)
2、板课题:面对着千姿百态的树,作者张抗抗女士的思绪纷至沓来,胸中涌动着万般情愫,给予这些特殊的朋友---树的特殊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透过灵动细腻的文字,用心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 品读感悟
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风格,在作者的眼里赋予不同的意义。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品析词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1、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二部分,画出作为城市标识的树各有什么特点;用心体会作者对树的感情,把自己的见解批注在文中空白处,并带着感情读一读。
2、自主学习。生自己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在旁边批出自己的见解,并试着带感情读一读。
3、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按顺序交流自己的见解,注意仔细倾听,提出对同伴发言的意见,互相讨论,明晰观点。 三、展示交流 点拨疑难
在文字中徜徉,在品读中感悟,思考和情感的大门悄然打开。同学们在品读中感悟,又在合作中实现着智慧碰撞,情感共振,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组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
(一)一个学习小组观点:体会到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
1、汇报观点:一生:我体会到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
一生:读出相关句子——课文8自然段。
2、师引导把理由说具体:作者的喜爱不是无端的、凭空的,香樟树因什么而让作者喜爱,能说出具体理由吗?
A、理由1:生命力顽强。
(1)一生:我从“遒劲而伸展、繁密、葱郁”这些词感受到香樟树生命力顽强。
(2)“遒劲”一词怎么理解?
(生试着运用换词、结合课文理解等方法来理解词义,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意见。)
(3)文字是有温度的,我们在读文时一只眼睛看文字表面的意思,一只眼睛要看到文字背后的意思。香樟树因生命力顽强而受到作者喜爱。请同学们再从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了香樟树生命的顽强?(生读出其他相关句子)
(4)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香樟树让我们不由得心生敬佩,让我们心怀敬佩,用朗读表达出这份顽强。(汇报的小组读、班级其他学生读)
B、理由2:具有独特的气质
(1)树有风度,同学们以前听说过吗?可作者却偏偏说香樟树有“端庄的王者风度”,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一生:我体会到作者把树当作人来写,它具有人一样的非凡气质更突出了作者对它的喜爱。(班级其他同学补充)
(生说出相关词句,如:树干粗壮,历史悠久,饱经风霜;树枝遒劲,树叶繁密,香气淡雅,馈赠人类绿荫、愉悦的心情。)
(3)师相机点拨:这是哪里的树哪里的人具有这样的气质?树、人、城市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树代表着城市文化,象征着人文精神。)
C、理由3:给人无限遐想
(1)在文字的字里行间,香樟树还弥漫着特殊的气息,它还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哪个小组继续汇报。
生:若有若无的香气淡淡袭来,会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2)边读边想象是一种很好的朗读方法。让我们一边读书,一边从字里行间中吮吸淡淡的香气,展开无尽的遐想。(指导生有感情读,读的不到位时,可以师示范或生示范。)
(3)文字是有温度的,标点也是有感情的。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吗?文章此处用了省略号,这省略号带给你什么样的遐想?假如你就站在香樟树下,此时此刻你还能想到什么,听到什么?
生:听到树叶沙沙的声音,鸟儿落在树上歌唱的声音。想到……. (4)几个小小的黑点,让我们联想到了悦耳的声音,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把听到的、想到的融到朗读中去,有感情的读一读。
3、小结:同学们,香樟树不同于杨树、柳树随处可见,它生活在南方。在作者眼里,它就是家乡的象征,看到香樟树作者就会想到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到家乡的人和事,香樟树让作者情思绵绵,情意悠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