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物理-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4:27:46

姜堰区2013 ~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选修)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物体内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停止做无规运动 C.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 D.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斥力 2.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跟液面垂直 B.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附着层,它的方向跟液面垂直

C.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

A.原子内存在电子 B.原子核还可再分

C.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4.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金属物块由许多小晶粒构成的,一般情况下1cm3至少有107 个小晶粒 C.所有的晶体都有固定熔点,个别特殊的非晶体也有固定熔点 D.将玻璃加工成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5.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斥力,F<0表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6.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汽,其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1

7.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三个状态在V-T图上用A,B,C三个点表示,如图所示.比较气体在这三个状态时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pA = pC>pB B.pA<pC<pB C.pC>pA>pB D.pC>pB>pA

8.如图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内能减小,吸收热量 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内能减小,放出热量

9.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竖直固定,右管中一段水银柱A与管底部水银间有一段空气柱B被封于右臂管子的中部,A有部分水银在水平管中,设U形管内粗细均匀,两端均开口与大气相通.现保持温度不变,向左管缓慢注入少量水银,则重新平衡后 A.空气柱B的压强增大 B.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 C.图中h减小 D.图中h不变

10.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

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可使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

B.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C.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

D.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关于原子光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光谱是连续谱

B.由于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相同的 C.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原子光谱也不相同 D.可以通过光谱分析,鉴别物质中含有哪些元素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等于气体分子体积之和

B.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以看着理想气体 C.对同种物质,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 D.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大小比摄氏温度的每一度大小大 13.下列关于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B.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C.扩散现象突出说明了物质的迁移规律,布朗运动突出说明了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扩散现象与温度无关,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 14.关于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

2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也有可能减小

C.气体的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D.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将变为零 15.关于液晶及液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具有流动

B.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

C.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上的排列比较整齐,但是不稳定 D.电子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 16.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 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C、D 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 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小车A端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C,小车底部光滑,开始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弹簧释放后,物体C被弹出向小车B端运动,最后与B端粘在一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离开弹簧时,小车向左运动

B.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之前,小车的运动速率与物体C的运动速率之比为m/M

C.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静止下来 D.物体与B端粘在一起后,小车向右运动

18.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到3.11 eV之间.由些可以推知,氢原子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B.从高能级向n=2能极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大量处于n=4是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

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生6种不同频率的光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19.(4分)某同学利用DIS实验系统,用同一个注射器在实验室前后做了两次验证波意耳定律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 (1)根据实验数据在p-V图上画出了两条不同的双曲线,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哪些 ▲ A.两次实验中空气质量不同 B.两次实验中温度不同

C.其中一次实验时活塞受到的摩擦力太大 D.其中一次实验时活塞受到的摩擦力太小

(2)实验中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比较合理的是 ▲ A.在活塞上涂上润滑油,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B.推拉活塞时要缓慢

C.不要用手直接握在注射器有气体的部分上

3

D.实验前注射器内要吸入尽量多的空气 20.(6分)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高 考 资 源 网

③在浅盘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浅盘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请你帮他改正其中的两点错误: ▲▲▲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80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 m. 21.(8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滑块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滑块A使之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滑块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向前运动.

橡皮泥 打点计时器 长木板 滑块 滑块 纸带 A B

(1)由于滑块与长木板之间存在摩擦力会影响实验结果.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满足A、B相互作用前后动量守恒,在实验前应进行的操作 ▲ .

(2)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下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 ▲ 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 ▲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或“BC”或“CD”或“DE”).

A 12.00 B 15.75 C 13.60 D 10.42 E cm

(3)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200g,小车B的质量为m2=100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 ▲ 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 ▲ kg·m/s.(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9分)已知氢气的摩尔质量为M,标准状况下1摩尔氢气所占体积为V0,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求:

(1)每个氢分子的质量;

(2)标准状况下,平均每个氢分子所占据的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氢气分子的平均间距.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姜堰区2013 ~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选修)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物体内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停止做无规运动 C.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引力 D.物体内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一定表现为斥力 2.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跟液面垂直 B.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附着层,它的方向跟液面垂直 C.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