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统计[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统计[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8:51:19

31-23=8。故选C。 15.B。

【解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2出现三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1,2,2,2,3,∴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3个数为:2。

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因此,

1222

平均数为(3+2+1+2+2)÷5=2,方差为 [(3﹣2)+3×(2﹣2)+(1﹣2)]=0.4。

5故选B。 16.A。

【解析】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因此, ∵3.5<10.9,∴甲秧苗出苗更整齐。故选A。 17.B 【解析】

试题分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20,22,22,24,25,26,27,∴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4个数为:24。 故选B。 18.A。

【解析】分别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极差,众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作出判断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因此,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52?60?62?54?58?62?58。

6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52,54,58,60,62,62,∴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59。

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定义,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62-52=10。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62,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2。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平均数是58。故选A。 19.D 【解析】

试题分析:各组的频数的和就是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众数、中位数的定义作出判断: A、该学校教职工总人数是4+6+11+10+9+6+4=50(人),故正确; B、在40≤x<42小组的教职工人数占该学校总人数的比例是:10 ?100%?20%,故正确;50C、教职工年龄的中位数是25和26人的平均数,它们都落在40≤x<42这一组,故正确; D、教职工年龄的众数不一定在38≤x<40一组不能确定,如若38岁的5人,39岁的6人,40岁的9人,41岁的1人,众数就是40,在40≤x<42这一组,故错误。

故选D。 20.B 【解析】

试题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99.60出现三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99.60。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99.45,99.60,99.60,99.60,99.70,99.80,99.83,∴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4个数为:99.60。 故选B。 21.9 【解析】

试题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9。 22.12。

【解析】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因此,极差=10℃﹣2℃=12℃。 23.抽样调查 【解析】 试题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因此, 由于食品数量庞大,且抽测具有破坏性,适用抽样调查。 24.100 【解析】

试题分析: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没有单位,一般是用样本中各个数据的和÷样本的平均数,可以求得样本的容量。因此,样本是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的运动服尺码,故样本容量为100。

25.全国人口普查(或调查2.4班所有学生的身高情况等) 【解析】

试题分析:普查的定义: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解:如全国人口普查(或调查2.4班所有学生的身高情况等). 考点:普查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普查的定义,即可完成. 26.6.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定义,数据44,45,42,48,46,43,47,45的极差为48?42?6. 考点:极差. 27.3 【解析】

试题分析: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越大.数据

x1,x2,x3,x4,x5与数据x1?2、x2?2、x3?2、x4?2、x5?2的波动大小一样,

所以数据x1?2、x2?2、x3?2、x4?2、x5?2的方差是3.

考点:方差的意义 28.9或-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极差的定义,分两种情况:x为最大值或最小值:

当x为最大值时,x???1??10?x?9;当x是最小值时,5?x?10?x??5。 ∴x的值可能9或-5.

考点:1.极差;2.分类思想的应用.

29.该班有50人参与了献爱心活动(答案不唯一) 【解析】

试题分析:能得到的信息较多,答案不唯一,读图可得各组的人数分别为:20、5、10、15,加起来等于50。 30.88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

∴总成绩是:90×60%+85×40%=88(分)。 31.5。

?x?3?0【解析】解不等式组?得,3≤x<5,

?5?x>0∵x是整数,∴x=3或4。

当x=3时,3,4,6,8,x的中位数是4(不合题意舍去); 当x=4时,3,4,6,8,x的中位数是4,符合题意。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可能是(3+4+6+8+4)÷5=5。 32.甲 【解析】

试题分析: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越稳定。因此,

∵0.0006<0.0315,∴这两名运动员中甲的成绩更稳定。 33.98.1。

【解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8.1,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98.1。 34.4。

【解析】∵3,a,4,5的众数是4, ∴a=4。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4+4+5)÷4=4。 35.10.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最佳近似值”x是与其他近似值比较,根据均值不等式求平方和的最小值知这些数的底数要尽可能的接近,可知x是所有数字的平均数,所以, x=(9.8+10.1+10.5+10.3+9.8)÷5=10.1。

36.(1)周日,10元,2元 (2)周一与周六,周三与周五,分别是6元、2元 (3)5元 (4)150元

【解析】分析:(1)条形图中最低的小长方形表示花钱最少的,最高的表示花钱最多的; (2)小长方形一样高的小组花钱一样多;

(3)分别写出每天的花钱数,然后加在一起除以7即可得到一周花钱平均数. 解答:解:(1)星期三花钱最少,是2元,星期日花钱最多为10元;

(2)星期一和星期六花钱一样多,为6元;星期三和星期五花钱一样多,为2元 (3)∵七天花钱数分别为:6元、4元、2元、5元、2元、6元、10元, ∴花钱的平均数为:

6?4?2?5?2?6?10?5元.

7(4)小华一月用零用钱:5×30=15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读图,并从中整理出有关的信息. 37.7.2, 1.7, 5.5 【解析】

(1)根据调查数据得:

50个家庭存款最大值为7.2万元,最小值为1.7万元。他们相差5.5万元。 (2) 存款额x(万元) 划记 1.0≤x<2.0 2.0≤x<3.0 3.0≤x<4.0 4.0≤x<5.0 5.0≤x<6.0 6.0≤x<7.0 7.0≤x<8.0 户数 4 8 15 8 10 3 2 (3)根据上表这50个家庭存款大多集中在2万元至6万元之间。低于2万和高于六万的较少。其中3.0≤x<4.0最多,有15家。

38.(1)1997、2003两年,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分别相同等(2)甲校课外活动中,参加文体活动的比例高于乙校,占一半;乙校课外活动中,参加科技活动的比例高于乙校,占60%等(3)2000×38%+2000×60%=1960 (4)略。

【解析】

考点: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分析:(1)(2)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合理即可;

(3)由折线图知,2003年甲、乙两所中学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分别是2000人,1105人,分别乘以科技活动的百分比再相加.

解答:解:(1)1997年至2003年甲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比乙校增长的快; (学生给出其它答案,只要正确、合理均给3分)

(2)甲校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比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多;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1-23=8。故选C。 15.B。 【解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2出现三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1,2,2,2,3,∴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3个数为:2。 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因此, 1222平均数为(3+2+1+2+2)÷5=2,方差为 [(3﹣2)+3×(2﹣2)+(1﹣2)]=0.4。 5故选B。 16.A。 【解析】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因此, ∵3.5<10.9,∴甲秧苗出苗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