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人献课教案《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 - 长江沿江地带》 - 图文
济南十六里河中学教案专用纸
课题 备课人姓名 课时序号 长江沿江地带 1 课型 新授课 供第 8周第 2 课时用 课时总序号 备课时间 使用人姓名 20 2013.4.17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2、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有关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经济的纽带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各种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中,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课前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中的新闻地理,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教学过程(体现教法、学法) (课前提前几分钟展示长江旅游的幻灯片) 各位同学,刚刚你所欣赏到的是我国哪一区域的美丽风光呢? 转:大家是否希望将来有机会到长江沿江地带去走走瞧瞧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长江沿江地带去走走看看吧! 课中精讲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复习一下长江的概况。 我们学习某个地区或地带,首先要知道这个地区在什么地方?具体包括哪些范围?请同学结合图8.17一起找出长江沿江地带的位置和范围。 小结: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距长江100~200千米范围内。地跨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学生活动 认真欣赏美丽的风光。 回答:长江沿江地带。 看图,阅读长江流经地区以及上、中、下游划分。 复习旧知,为新课讲授奠定基础。 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自然资源分布图,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小结:本区地理位置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位于沿江地带,有着便 利的水上交通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承转:本区除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外,在自然条件方面表现如何呢? 接下来我们要从本区的自然条件表现来分析本区的自然条件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上海等三城市气温与降水量统请同学分组从“地计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以及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思考下列问题: ①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 ②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 ③长江主要的支流、湖泊数量如何?长江的水运条件如何?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哪一河段? ④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 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长江沿线某市市长,你会怎样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呢? 承转: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有利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和形成经济发展特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的差异,目前,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还是有很大差异 (展示沿江地带经济差异图,解读有关差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沿江地带的各个城市之间具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基础, 形特征”、“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和“长江水运、水能条件”等方面(课前已经安排),分析本区的自然条件的特征。 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产业扩散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而要实现这一基础,长江无疑就是实现的纽带。
引导学生观察长江沿江地带 “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英文字母“H”。
提问: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样的图 形?(英文字母“H”)
承转:“H”形的经济格局对于沿江地带经济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呢? 下面,我们不妨一起去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走走看看,探寻一下其中的故事吧!
开展虚拟旅游,走访沿江地带城市,理解纽带意义。
① 重庆港:引导学生猜想港口集装箱可能运输哪些货物?通过什么运输,引导学生理解“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② 四大城市著名商业中心:商品琳琅满目,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沿江地带的各个城市购买到各地的商品呢?引导学生理解“沿江地
学生认真思考,理
解纽带意义。
学生认真思考,理解辐射的动力。
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
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③ 苏宁电器:引导学生解读苏宁电器“苏”“宁”二字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④ 蓝领:东部沿海产业扩散到中西部地区,需要技术、管理、 信息、人才,引导学生理解“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
承转:由于长江的纽带作用,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具备很多经济优势,我们一起来看看(通过图片、表格,展示沿江地带经济
学生通过练习,理
优势:①农业发达②工业发达③高新技术发达,引导学生理解长江解辐射的方向。
沿江地带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地位)
提问:这些产品如何运输到长江沿江地带以外的地区?(支流,南北向的铁路干线运输),引导学生通过课件完成练习:
①对照图8.18、图8.26,在图8.23上填绘出嘉陵江、汉江、赣江等支流及名称,绘出在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交汇的南北铁路干线并标出名称。
②说说通过以上这些交通方式,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可以影响到哪些地方。
承转过渡:为了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探究。
教学反思:因为本节内容较多,所以课堂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识记相关的内容,因此也没有
检验学生记忆的效果。第一个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比较大众化,没有层次性,学生失去了竞争意识,而在第二个环节内,问题又有些偏难,后面的部分同学有点无从下手,只能聆听。另外,缺少地图指引,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但在本节课中却没有应用地图,从而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由于本节课所学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显得急促总之,在课堂中有好的方法和理念,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做法,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加倍努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