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基本知识题
B公民权
C一般权利能力 D特殊权利能力
35、法的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 ABC )。 A法何时开始生效 B法何时终止效力 C法有无溯及力 D法何时公布
36、在我国,法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 D )。 A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被逮捕的人犯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37、法的汇编是( D )。
A将某一部门的法律、法规进行加工整理 B对原有规范性文件加以适当变动 C一种立法活动
D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规范性法文件按一定标准汇编成册 38、法的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当是( B )。 A法通过之日 B法公布之日 C法批准之日 D法实施之日
39、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有( CD )。 A 重视调解在解决一般纠纷中的作用 B 注重成文法 C 法即是刑
D 轻视诉讼和权利观念淡薄
40、在政教合一的国家,法与宗教的关系是:( ABC )。 A法与宗教教义相互渗透 B宗教教义也具有法的效力 C宗教教义甚至是法的主要渊源 D宗教教义仅适用于教徒
41、小刘因打架斗殴,受到劳动教养的惩罚,这种惩罚属于( B )。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行政处分 D纪律处分
42、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是( B )。 A规范性法文件 B非规范性法文件 C司法机关公文 D证据
43、法律责任的主要特点有:( ABC )。 A在法律上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加以追究
C由有权机关依法加以追究 D由其他组织实施法律制裁 4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A )。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
45、在我国,追究法律责任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AC )。 A个人负责不许株连的原则 B目的在于教育的原则 C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 D调查研究的原则
46、权利能力( ACD )。
A以权利主体的存在为前提 B以行为能力为前提 C以相应法的规定为前提 D是权利主体构成的条件
47、法的关系客体包括( ABD )。 A物 B行为 C自然人 D精神财富
48、审判权属于( BCD )。 A绝对权 B相对权 C职权 D 特殊权利
49、对偷税、抗税行为应当依法追究( B )。 A民事法律责任 B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责任
50、法的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必须有( ABC )。 A法的规范的规定 B权利主体的存在 C法的事实的出现 D合法行为的产生 51、以下说法在当前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形势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 ) A 要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B 严打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努力实现两年内社会治安取得明显进步 D 以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
52、综合治理作为一项方针和一种实践模式被明确提出于以下年份的哪一
年?( B ) A 1985年 B 1981年 C 1987年 D 1990年
5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BCD )。 A 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原则
B 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原则 C 法制原则
D 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原则
5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特点包括( ABCD )。 A 领导的统一性 B 主体的广泛性 C 对象的复杂性 D 手段的多样性
55、上级人民法院( B )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 A 领导 B 监督 C 组织 D 管理
56、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下列几种:( ABD )。 A 罚款 B 拘留 C 处分 D 警告
57、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 )。 A 免予处罚 B 不能免予处罚 C 从轻处罚 D 不能从轻处罚
58、不满14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BCD )。 A 从轻处罚 B 可以予以训诫
C 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 D 免予处罚
59、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 D )。
A 减轻处罚 B 从轻处罚 C 免予处罚 D 不予处罚
60、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 D )。 A 不予处罚 B 免予处罚
C从轻处罚 D应予处罚
6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 B )。 A免予处罚 B不予处罚 C从轻处罚 D减轻处罚
62、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B )。 A免予处罚 B应予处罚 C从轻处罚 D加重处罚
63、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C )。 A分别裁决,相加执行 B分别裁决,从重执行 C分别裁决,合并执行 D分别裁决,适当执行
64、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免予处罚:( BCD )。 A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 B情节特别轻微的
C主动承认错误及时改正的 D由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65、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 ABCD )。 A有较严重后果的 B屡犯不改的
C对检举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D胁迫、诱骗他人或者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6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 D )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 A12个月内 B 10个月内 C8个月内 D6个月内
67、谎报险情,制造混乱,从而扰乱公共秩序但又不够刑事处罚的,( C )。 A处3个月以下拘留、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B处1个月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C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D处10日以下拘留、1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68、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者有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A )。
A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B处1个月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C处3个月以下拘役、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D处6个月以下拘役、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69、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C )。 A处10日以下拘留、1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B处15日以下拘留、1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C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D处15日以下拘留、3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70、组织群众集会或者文化、娱乐、体育、展览、展销等群众性活动,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 B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