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六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精练(含解析)
【解析】 (1)巨噬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若人体被某病毒(靶细胞是人的巨噬细胞)感染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将受到破坏。当病毒侵入人体细胞,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使相应靶细胞裂解死亡,导致病毒失去寄生的基础。(2)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致热原性细胞因子,该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神经兴奋,下丘脑产生的神经兴奋沿传出神经传至皮肤毛细血管,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在此过程中毛细血管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该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4)某流感患者的体温持续保持在38.5 ℃,说明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此时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基本相等。
12.(1)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分) 加快(2分) (2)①β7(1分) 正常小鼠(1分) ②甲组数值偏低,乙组和丙组接近(2分) (3)少食多餐、多做运动、注射胰岛素等(合理即可)(2分)
【解析】 (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若小肠内该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则其抑制肠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l)的作用降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数量增加。由于GLP-1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分泌增多,组织细胞内糖的氧化速率将会加快。(2)①以分别敲除T细胞和B 细胞中β7基因的小鼠作为甲、乙实验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丙组)。②三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 若甲组数值偏低,乙组和丙组接近,则该免疫细胞是T细胞。(3)控制糖尿病的措施有少食多餐、多做运动、注射胰岛素等。
13.(除标明外,每空2分)(1)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 抗利尿 (2)肾小管和集合管 (3)如图所示(3分)
【解析】 (1)将10 mL 2.5%NaCl溶液注入狗的静脉后,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2)由题干信息“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c)后,尿量也减少”可知,垂体后叶提取物中含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3)如果先将狗的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
述实验,则机体不能释放抗利尿激素,因此图乙中120~210 min的尿量会与图甲不同。
1.D 葡萄糖、生长激素和抗体都可以分布于内环境中,A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会受到影响,B项正确;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C项正确;人体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血浆pH不会显著下降,D项错误。
2.D 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项错误;图示①、②、③除了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参与外,还需要循环系统等的参与,B项错误;内环境通常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项错误;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D项正确。 3.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血浆中的Ca浓度偏高会导致肌无力,血浆中的Ca浓度偏低时会导致肌肉抽搐,B错误;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它
2-含有HCO-3、HPO4等离子有关,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
2+
2+
定的状态,D错误。
4.C 由题图分析可知激素甲是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A正确。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缺乏时可能会使人患糖尿病;胰高血糖素可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升高血糖,B正确,C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D正确。
5.C 贫血是由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偏少引起的,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的,A错误;激素只能对靶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能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C正确;甲状腺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D错误。
6.D 当一个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应该先是散热量增加,进而产热量增加,A错误;当一个人从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应该先是散热量下降,进而产热量也下降,B错误;从安静到运动,机体的产热量增加,随后散热量增加(开始出汗),C错误;开始发烧说明机体产热量增加,随后散热量增加,体温上升过程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上升至一定温度并基本维持不变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退烧过程中产热量先减少,散热量后减少,退烧过程中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最终下降至一定温度并基本维持不变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
7.C 由题图可知,胰岛细胞分泌激素甲还受下丘脑控制,因此引起胰岛细胞分泌激素甲的信号分子可能是神经递质,A项正确;若腺体A为甲状腺,则丙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的,C项错误;下丘脑
可直接分泌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参与调节,此外,下丘脑中还有渗透压感受器,可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D项正确。
8.D 汗液中含有比较多的无机盐离子,人大量出汗时,失水>失盐,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使人产生渴觉,如果只补充水,不补充无机盐,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细胞吸水引起细胞肿胀,因此A、B、C正确。由于失水>失盐,所以该游客应该补充淡盐水,而不是生理盐水,D错误。
9.(1)增加(1分) (2)葡萄糖(1分) 神经递质(1分) 葡萄糖载体蛋白(1分) 糖原的合成和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1分) (3)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2分) (4)胰岛素受体(1分) 自身免疫(1分)
【解析】 (1)据图可知,过渡期的胰岛素分泌量高于Ⅱ型糖尿病时期的胰岛素分泌量,因此,在应激状态下存在胰岛素抵抗时,机体为克服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2)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血糖浓度的影响、下丘脑相关神经的控制等,因此,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等。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另一方面,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内糖原的合成和葡萄糖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肾病病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4)某些免疫反应会破坏胰岛素受体而导致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属于自身免疫病。
10.(1)正反馈(反馈)(2分) (2)减少(2分) (3)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对水分重吸收减少(2分) (4)不可取(1分) 排尿不仅是为了排水,更重要的是排出代谢废物(合理即可,2分)
【解析】 (1)排尿时,尿液对尿道的刺激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活动,这属于正反馈调节。(2)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b中注射的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该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3)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后会使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使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兔的尿量增加。(4)排尿不仅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还可以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如果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从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1.A 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脱水时,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A正确、B错误。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
糖溶液是血浆的等渗溶液,注射后短时间内病人的血浆渗透压不会明显下降,C错误。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吸收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D错误。 2.B 对于体温持续上升的高热病人,其体内产热总量大于散热总量,A错误;在皮肤、黏膜、内脏器官等部位分布的温度感受器可以在高温或低温的刺激下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B正确;抗生素能帮助机体杀死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并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C错误;无论低体温患者还是高热病人,每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一样的,D错误。
3.C 题干信息显示该药物能作用于胰岛B细胞,可能是由于药物X能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药物X不一定能进入胰岛B细胞,A错误;从题中信息可判断,药物X很可能对过程④起作用,但其对过程 ①、②、③的作用无法判断,B错误;由图示信息可知,胰岛B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乳酸能促进胰岛素的合成,C正确;胰岛素可作用于全身的细胞,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来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
4.(每空1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级 增加 增加 (2)突触前膜 (特异性)受体 胰高血糖素 肝 (3)下丘脑 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解析】 (1)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分级调节。为了达到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尿液量增加。(2)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相应的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3)当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使人体排尿量减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