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2009上半年上午试题、答案及详细解析
B.外存上的相互联系的数据的集合 C.内存上的相互无关的数据的集合 D.外存上的相互无关的数据的集合
(29)A.保密 B.完整性 C.一致性 D.共享 试题(28)、(29)分析
本题考查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Data Base,DB)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外存上的、有组织的、可共享并相互联系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应用数据库系统是为了管理大量信息,给用户提供数据的抽象视图,即系统隐藏有关数据存储和维护的某些细节,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多用户对数据的共享问题。 参考答案 (28)B (29)D 试题(30)
(30)采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30) 。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试题(30)分析
本题考查对数据库数据模型方面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 不同的数据模型具有不同的数据结构形式。目前最常用的数据结构模型有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bject oriented model)。其中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统称为非关系模型。非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非常流行,在数据库系统产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逐渐被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取代,但某些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仍在使用。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在关系模型中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以及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其最大特色是描述的一致性。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一个关系模式相当于一个记录型,对应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类型定义的概念。关系是一个实例,也是一张表,对应于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的概念。给定变量的值随时间可能发生变化:类似地,当关系被更新时,关系实例的内容也随时间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 (30)C
试题(31)~(33)
假设员工关系EMP(员工号,姓名,性别,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成员关系)如下表所示。如果一个部门只能有一部电话和一位负责人,一个员工可以有多个家庭成员,那么关系EMP属于 (31) ,且 (32) 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将员工关系EMP分解为 (33) 。
(31)A.1NF B.2NF C.3NF D.BCNF (32)A.无冗余、无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B.无冗余,但存在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C.存在冗余,但不存在修改操作的不一致
D.存在冗余、修改操作的不一致,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33)A.EMP1(员工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 EMP2(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 EMP3(员工号,家庭成员,成员关系) B.EMP1(员工号,姓名,性别,部门,家庭住址) EMP2(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 EMP3(员工号,家庭成员,成员关系) C.EMP1(员工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
EMP2 (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家庭成员,成员关系)
D.EMP1(员工号,姓名,性别,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家庭住址) EMP2(员工号,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成员关系) 试题(31)~(33)分析
本题考查对范式、模式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 试题(31)考查范式的基础知识。员工关系EMP属于第一范式的原因是因为其主键是(员工号,家庭成员),非主属性部门名,负责人,电话存在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
试题(32)正确的答案是D,因为表中存在冗余、修改操作的不一致,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
试题(33)正确的答案是B,因为对一个给定的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使得分解后的模式是否与原来的模式等价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 ②分解要保持函数依赖;
③分解既要无损连接性,又要保持函数依赖。 选项A是错误的,因为将原关系模式分解成EMP1(员工号,姓名,家庭住址), EMP2(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和EMP3(员工号,家庭成员,成员关系)三个关系模式,分解后的关系模式既具有损连接,又不能保持函数依赖。因为此时给定员工号已无法查找所在的部门,如下表所示。
选项B是正确的,因为将原关系模式分解成EMP1(员工号,姓名,部门,家庭住址),EMP2(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和EMP3(员工号,家庭成员,成员关系)既具有无损连接性,又保持了函数依赖。如下表所示。
选项C是错误的,因为将原关系模式分解成EMP1(员工号,姓名,家庭住址)和 EMP2(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家庭成员,成员关系)两个关系模式,分解后的关系模式既具有损连接,又不能保持函数依赖。例如,给定员工号无法查找所在的部门,无法查找其家庭成员等信息。如下表所示。
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将原关系模式分解成EMP1(员工号,姓名,部门,部门电话,部门负责人,家庭住址)和EMP2(员工号,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成员关系)两个关系模式后,所得的关系模式存在冗余和修改操作的不一致性。例如,
EMP1中某员工的家庭住址从“陕西省西安市太白路2号”修改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8号”,而 EMP2中该员工的家庭住址未修改,导致修改操作的不一致性。又如,EMP2中某员工的家庭成员有5个,那么其家庭住址就要重复出现5次,导致数据的冗余。 参考答案
(31)A (32)D (33)B 试题(34)~(36)
关系R、S如下图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4,5,3(σ1<6(R×S))的输出结果与 (34) 等价,该表达式与 (35) 等价。若对关系R、S进行自然连接,所得关系的属性列数和元组个数分别为 (36) 。
(35)A.πA,B,C(σA<C(R×S)) B.πR.A,R.B,R.C(σR.A<S.B(R×S)) C.πR.A,S.B,S.C(σR.A<S.C(R×S) D.πS.A,S.B,R.C(σR.A<S.C(R×S)) (36)A.3和0 B.3和2 C.6和0 D.6和2 试题(34)~(36)分析
本题考查关系代数运算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题求关系代数表达式π4.5.3(σ1<6(R×S))的结果集,其中,R×S的属性列名分别为 R.A,R.B,R.C,S.A,S.B和S.C,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σ1<6(R×S)的含义是从R×S结果集中选取第一个分量(R.A)小于第六个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