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08-2013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试题及答案

2008-2013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试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2:58:10

江苏省教育资格证考试真题

答:① 通过经验或学习而习得的;② 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③ 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偶然经历等因素引起的短暂变化不属于学习。 32.简述合理复习的策略。

答:①要预防两种抑制的干扰(如两种容易混淆的内容不要一起复习);②针对遗忘的规律复习要及时;③注意首因效应,要点放在开头;④复习形式多样化,多感官协同作业。 33.学习策略有哪几个特征? 答:(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 34.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什么?

答: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5.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 。 五、论述题(30分)

36.请说明三种直观形式各自的特点,并简单谈谈如何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答: 各自特点: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亲切感;本质要素和非本质要素混合在一起,本质属性难以突出。

模象直观:可突出本质要素,排除无关因素;可通过变化扩大直观的范围效果;是实物的模拟品,与实物存在差距。

言语直观:不受时间,设备条件,地点限制;可激发情感,唤起想象。 如何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①灵活选用实物和模象直观; ②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7.请阐述教师利用榜样进行品德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 (1)要考虑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习者相似,以免产生高

不可攀的距离感;

(2)树立良好的榜样,如受人尊敬,能力较强,有吸引力的,可使学习者产生共鸣; (3)师范形式可多种结合,即可是现身说法的真人,也可是媒介的象征性榜样; (4)需反复示范并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38.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原理谈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要点提示: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动机产生。(了解学生需要,选择有效强化物) 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如树立成功榜样,体验获得成功经验)③ 进行成就动机训练。(直接和间接训练,6个步骤)④ 引导学生做积极归因。⑤帮助学生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⑥ 设置优秀榜样。

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 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1903年《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其作者是( ) A.冯特B.桑代克 C.布卢姆D.詹姆士

2.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

9

江苏省教育资格证考试真题

做( )。

A.观察法B.调查法 C.实验法D.教育经验总结法 3.布卢姆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掌握学习B.认知学习 C.情感学习D.行为学习 4.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A.官能心理学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 5.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

6.关于遗忘的解释有各种理论研究,其中动机性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阿特金森B.弗洛伊德 C.艾宾浩斯D.桑代克

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文学B.数学 C.化学D.物理

8.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训练。

A.头脑风暴训练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9.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 10.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1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体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12.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 )。 A.加涅B.华生 C.布鲁纳D.斯金纳 13.贾德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 14.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

A.教室的布置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D.学生座位的分配

15.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新观点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__________是经验获得与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

2.根据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4.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射一词原本是物理学概念,心理学家__________将其引人心理学。 6.__________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相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7.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它由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8.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9.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__________。 10.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__________关系。 11.技能的学习要以__________的掌握为前提。 12.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象包括——的各种信息和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13.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认为lg(a+b)=lga+lgb,这在心理学中称__________。 14. ____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10

江苏省教育资格证考试真题

15.__________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3.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

4.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对教育的意义。 5.简要说明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

6.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应当怎样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2.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1879年冯特在菜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而1903年桑代克的著作《教育心理学》则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

2.C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研究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3.A[解析]布卢姆在60年代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其中心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以足够的学习时间,多数学生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为: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说、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4.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它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心理是一种非物质实体,具有各种官能,如感觉、注意、记忆、思维、推理、意志等。 5.D[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6.B[解析]弗洛伊德根据对精神病人的观察认为,遗忘是属于动机性的,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7.A[解析]一般来说,在学科兴趣方面,场独立性者较倾向于喜欢自然科学,而场依存性者则喜欢社会科学等文学学科。

8.D[解析]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比如,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假设、想象,比如,假设你当校长,你如何管理这个学校等等。 9.B [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结成五个阶段:了解当前活动(活动定向)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10.A[解析]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根据动物和人类学习的实验材料创立了刺激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在华生等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布鲁纳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11.D[解析]复述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它的获得在个体记忆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画线目的是便于多次重复记忆,属于复述策略。 12.A[解析]根据迁移发生的概括水平,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13.C[解析]贾德以实验研究了概括性的迁移后认为:先期学习A项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项中,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两项之中。贾德的迁移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

14.D[解析]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包括课堂

11

江苏省教育资格证考试真题

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 15.D[解析]此题考查了内化的定义,应识记。 二、填空题

1.智力技能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心理过程个性4.个性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 5.巴甫洛夫6.神经元7.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

8.感觉适应9.错觉10.反比例 11.程序性知识12.有关操作动作本身13.负迁移14.直观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

(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物体的某一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

(4)原型启发与联想。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发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5)情感与动机状态。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干扰问题的解决。动机是促使人解决问题的动力。没有解决问题的动机,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行为,问题当然不可能解决。 (6)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解决问题也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一个人是否善于解决问题,与他的灵活性、首创性和自信心等个性心理品质相联系。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也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2.[参考答案](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教育教学实际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扩大研究的领域。 (2)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学习策略、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动机、学生与学习情境间的

相互作用的认知研究等必将进一步深入或得到进一步的加强。(4)个别差异和个别化的教学研究将继续受到重视。

(5)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将逐步完整化、系统化,进而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体系。

3.[参考答案]不同感觉虽然收集的信息不同,产生它的机构不同,但作为一个加工系统,它的活动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是收集信息。

第二步是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结构是感受器。 第三步是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4.[参考答案]

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参考答案]

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6.[参考答案]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江苏省教育资格证考试真题 答:① 通过经验或学习而习得的;② 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③ 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偶然经历等因素引起的短暂变化不属于学习。 32.简述合理复习的策略。 答:①要预防两种抑制的干扰(如两种容易混淆的内容不要一起复习);②针对遗忘的规律复习要及时;③注意首因效应,要点放在开头;④复习形式多样化,多感官协同作业。 33.学习策略有哪几个特征? 答:(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 34.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什么? 答: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