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理护理对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吕玉华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第01期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的介入对心脏病病患的护理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院治疗的68例心脏病患者开展护理对照实验,实验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护理组34例,对照组给予心脏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为患者个人定制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各进行一次SAS、SDS的测试,通过治疗前后分数的对比,并结合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得出结论。结果 治疗后护理组的SAS和SD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脏病;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1.0.02 心脏病是发生年龄段较宽的一类常见疾病,部分具有遗传性,且其病程长,不易完全治愈,病情易突发不易控制,且其发病部位特殊,常受情绪控制,严重时极易危及生命[1]。在多年病情的积压下,不少患者内心的压抑与焦虑难以释放,可能造成潜在性的病情加重,且伴随着身体机能的时起时落,患者的负面情绪极易引起情绪的突时激动,成为引起病发的导火索[2-3]。因此对心脏病患者介入心理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情绪逐渐平稳,朝向积极,对疾病的治疗有着有利影响[4]。我院对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十分重视,护理组在此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提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的设想。为探究心理护理的介入对心脏病病患的护理效果的影响,特选取了住院诊治的68例心脏病患者,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分析其综合效果得出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无其他并发症,且排除了较年幼和年长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平均(55.2±2.7)岁;护理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47~76岁,平均(54.9±3.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