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井下员工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培训考核试题
29、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如发生人员骨折,其他人员应采用( C )的急救原则。
A、等待救护人员到来 B、立即送往医院 C、先固定后搬运
30、现场创伤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止血、包扎、固定( B )。 A、呼救 B、搬运 C、手术 D、其它
二、判断题
1、CO中毒不属于煤矿常见职业病。 ( X )
2、搬运伤员时要做到轻、快、稳。 ( √)
3、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法,加压包扎法,加垫屈肢法,止血带法。其中止血带法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的止血。(√)
4、处理高瓦斯工作面冒顶时,首先应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其次是抢救遇险人员(X )
5、处理高瓦斯矿井独头巷道火灾时,不能停风,要在保持正常通风或加大风量的条件下处理火灾。(√)
6、当煤矿井下发生大面积的垮落、冒顶事故,现场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时,被堵人员应赶快往外扒通出口。( X )
7、当直接灭火无效或不可能时,应封闭火区,而且要先堵回风,后堵进风。( X )
8、对伤员搬运的“三先三后”原则是:对窒息伤员要先复苏;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
9、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救到新鲜风流中,并安臵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方。(√ )
5
10、发生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应及时佩戴过滤式自救器。( X )
11、发现有人触电,应赶紧拉他脱离电源。( X ) 12、隔离式自救器不受外界气体的限制,可以在含有各种有毒气体及缺氧的环境中使用。( √)
13、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必须首先进入预先构筑好避难峒室,再看事故如何发展( X )
14、井下发现气体中毒或窒息人员的处理程序是先自保后立即救人。( √)
15、井下火灾不能直接扑灭时效地火源或发火区迅速封闭,隔绝空气的供给,使火源缺氧而熄灭,这种方法叫隔绝灭火法。(√)
16、井下伤员进行包扎前应先用水冲伤口,再用干净毛巾或布料包扎伤口。( X )
17、井下险区人员在得到火灾报告后,应在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顺着新鲜风流撤至地面不受烟气侵袭的安全地点。( X )
18、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后,应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和加速排水,防止整个矿进被淹。(√)
19、煤矿井下出现重伤时,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员送出地面。( X )
20、煤矿井下发生水灾时,被堵在巷道的人员应妥善避灾静
6
卧,等待救援。(√)
21、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22、有充足的水量是井下灭火的好条件,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水直接扑灭火灾。( X )
23、在处理火灾过程中,如发现火区内及其回风侧瓦斯浓度升高,则应增风,使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
24、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避灾人员在撤离灾区时佩戴的自救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 X )
25、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在上岗作业时应注意自身安全。( X )
26、在积极抢救灾害事故中,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 27、短时间内停止呼吸者,不能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X ) 28、现场作业人员在打眼时,发现钻孔中意外出水,要立即停止钻进,并且不要将钻杆拔出,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29、在突水迅猛的情况下,现场作业人员应避开出水口和水流,迅速躲避到附近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
30、在透水时水流急速来不及躲避的情况下,现场作业人员应抓住棚子或其他固定物件,以防被水流冲倒、带跑;附近没有棚子或其他固定物件时,现场作业人员应互相手拉手、肩并肩地抵住水流。(√)
31、如果矿井透水的水源为采空区积水,使灾区有害气体浓
7
度增加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
32、当发现作业现场即冒顶时,最好的应急自救互救措施就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避免因冒顶使现场作业人员发生伤亡。(√)
33、烟火带入井下使用会引爆瓦斯,引燃易燃物发生火灾。(√)
34、在井下,如果灯矿不亮了,可以到进风巷中打开灯矿更换灯泡或进行维修。( X )
35、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自救器应尽量防止撞击,不能当坐垫使用,无事故时不要拉开封口带。(√)
36、井下安全标志按其功能分为禁止、警告标志、指令标志、路标、铭牌、提示标志、指导标志。(√)
37、避难硐室是供遇难矿工在事故时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两种。(√)
38、人员进入没有通风的独巷道缺氧,容易发生窒息事故,因此不能进入独头没有供风的巷道。(√)
39、井下发生的窒息事故主要原因是缺水。( X ) 40、佩带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进话。为了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三、多选题
1、搬运伤员要做到(ABC)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