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迹在这里诞生修改(济南)
奇迹在这里诞生
——六公司济南旅游路建设纪实
泉城——济南,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汇流而成的大明湖与城南千佛山构成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
2006年6月1日,在济南千佛山脚下,一条让当地政府和人民倍受关注的通衢大道,经过中铁三局六公司广大建设者两年多的艰苦拼搏终于建成通车了,这条大道的建成,宛如一条彩带,给济南这座新型城市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这条大道就是被济南市政府列为市政建设重点项目的东区建设旅游路西段“交钥匙工程”。
(六公司现副总经理原济南项目部经理:李俊桢言:) 2004年3月,六公司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跻身于济南建筑市场,承担了市东区建设的旅游路西段“交钥匙工程” 5205米的施工任务。
然而,摆在六公司建设者面前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 5205米的施工线路,施工环境十分复杂,不仅要穿越车流密集、居民集中的闹市区及大型建筑舜耕国际会展中心,还要横跨浆水泉路,交叉二环东路,与山东教育电视台“擦肩而过”,特别是长367延长米的荆山高架桥连接的双向各1.5
公里的开元隧道,地质结构极为复杂,其施工难度为济南市城区道路建设项目之最。
开弓没有回头箭。“骨头再硬,也要把它啃下来。”这是三局人的风格,也是六公司人的精神品格。六公司济南项目广大参战将士,凭着一身豪情,用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把困难踩在脚下,挑战风险、挑战禁区,打开了胜利之门,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4年4月29日上午10时,随着一声清脆的爆破声响,开元隧道的正式开掘,这标志着中铁三局六公司在施工中推广“四新技术”的开始,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对自身整体综合实力优势的展示。
2004年6月,为迎接亚足赛在济南的顺利举行,指挥部要求旅游路起点必须在开赛前完成。项目部全体员工,以超常的付出,克服了超常的难题,在边拆迁、边优化设计中日夜奋战在旅游路施工第一线,经过二十一个日日夜夜的攻坚,共完成路基土石方8千方,铺设雨水污水管线、强电管线、弱电管线1000多米,完成产值200万元。充分体现了中铁三局六公司参战员工的吃苦耐劳、敢创奇迹的精神风貌和一流队伍的铁军风采。
创建精品,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是中铁三局六公司承建“交钥匙工程”的质量目标,也是对济南人民最郑重的承诺。
为了高效、优质、安全地建设“交钥匙工程”,他们在项目组建伊始,就及时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了以项目经理总负责、项目总工程师负总责、质检工程师在各专业工程师配合下具体负责、项目领工员具体实施的管理格局。出台了定期培训考核、技术复核、质量一票否决、质量问题分析和质量奖励激励制度,保证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在构建控制体系过程中,他们严格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把好工序自检、原材料采购、检验试验、配合比选定等关口,做到工序交接有记录、质量预控有对策、应急预案有演示、技术措施有交底、隐蔽工程有验收、配置材料有检验等,实现了过程控制体系功能的落实。
他们从员工培训入手,使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得到有效落实。一方面,抓好每个员工在上岗前的学习,使每个员工了解相关的知识、制度和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前,注重生产骨干的培训,确保应知应会。针对施工任务重、工期紧、技术难度大的特点,他们制定创优规划,
积极推行“四新技术”,解决了施工难题,为保质量、保工期、创建精品工程创造了条件。
长达1500米的开元隧道,为旅游路建设重点控制工程。该隧道为双向分离式S型曲线,经过地质断层、围岩自稳性差,下穿居民住宅楼、属超浅埋地段,地质情况和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对爆破振动控制要求很高,既是济南市城区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山东省市政工程中长度第一、断面最大的隧道。
在开元隧道施工中,他们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为提升生产力的有力手段,开展科技攻关。“钻爆掘进”的安全和效率,是直接关系施工进度与质量的首要因素,而其中的炸药种类和炸药装填技术为核心问题。他们果断地废弃了效率和安全系数较低的传统用药及装填技术,与澳大利亚澳瑞凯公司合作,引进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乳化炸药泵送装药设备和高精度雷管,将电脑控制的机械化装药技术应用于隧道爆破中,成为国内首家掌握隧道减震爆破开挖新技术的施工单位。新技术的运用,不仅确保了爆破施工安全,提高了工程进度,有效降低了爆破振动对居民的影响,顺利通过超浅埋地段,还为公司在复杂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