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9:45:11

弩,不得直,直则无力。

走翟 ,须 足存 其锋,仰而策之。

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啄,须卧笔疾罨。

磔,须 走历 笔,战行右出。(《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19页) 但汉字不止八种基本笔画,所以张怀瓘《用笔法》中对?八法?做了补充:概括起来就是五种笔势:钩裹势、钩弩势、衮笔势、?笔势、奋笔势。另又述九种?用笔腕下起伏之法?以备?用则有势,字无常形?。

由此可知,唐人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基本的用笔技巧与汉字的基本笔画结合,既归纳了基本的用笔与笔画,又形成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系统,于初学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永字八法?历宋、元、明、清,盛行天下,历代书家对其不断补充与发展。清代书家对楷书及行书的各种点画形态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与整理。康熙年间冯班《书法正传》在?永字八法?一节中,通过图例阐述了各种常用点画的书写要领和应用字例,同也也将常见的?八病势?——?牛头、尾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一一用图标示出来,以为戒鉴。乾隆朝戈守智《汉 奚谷 书法通解》卷四列举了根据?永字八法?衍生出来的各种点画形态及固定组合形式120多种,每种都有图式和解说。其中仅?点?一类就多达35种。

4、结构

结构,即汉字笔画的组合形态、空间构成方式。周秦汉唐一脉传承演进的常用字正体,即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历宋元明清而沿用至今。正体代表书法的正统和规范,,是明确书法为衫文艺之书与艺术的典型式样。字体演进最基本动因,?来自书写性简化?及?翰墨之道?的流向。笔法生发字法,这是古今共识,而每一次变体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魏晋楷书趋于成熟,至唐代楷书已至巅峰,风格多样。欧、颜、柳、诸等名家楷书的笔法、结构形式堪称典范。就笔法与字法,相比较而言,唐以前,论笔法者多,论字法者较少,而自唐始,论字法者甚为丰富。这是因为指向于科举的初级书法教育的需要——楷法遒美。

较早地论述字结构的是唐天宝年间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其中论及字结构的有:

稳,结构平正曰稳。 密,间不容发曰密。 紧,团合密致曰紧。 疏,违反阳阴曰疏。 险,不期然而然曰险。

宽,疏散无检曰宽。(《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76页)

这表明唐人在书法初级教学中,对结字的教学法有自觉意识,但如上只有片言只字,可见有关结构的教学法仍处于初始阶段。

稍后,徐浩《论书》曰:字不俗疏,亦不俗大,亦不俗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矣。(《历代书法论文

选》第265-268页)

不难看出,这大概从窦蒙的结构观点发展而来,稍进一步。但论述也稍显散漫无序。趋于系统的结构法要属张怀瓘《玉堂禁经》之?结........裹法?。其中云:

夫言抑左升右者,?图、国、圆?等字是也。 夫言瘵左低右者,?崇、岂?等字也。

夫言促左展右者,?尚、势、常、宣?等字是也。 夫言实左虚右者,?月、周、用?等字是也。 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 夫言一上一下不齐之势者,?行、何、川?等字也。 夫言用钩裹之势者,?网、冈、自、田?等字是也。 夫言俗挑还臵之势者,?、行、乙、寸?等字是也。 夫言用钩弩之势者,?均、匀、甸、勿?等字是也。 夫言将俗放而更留者,?人、入、木、火?等字是也。 概括起来,大致可分成为?上下、左右、内外、包围、半包围?等几种结构方法,强调?蹲驭、权变、互出?,与前人相比较,其论述更为具体有序。

《玉堂禁经》第一部分论用笔法(永字八法),第二部分论笔势,共分述11种笔势,61种偏旁的写法,每一势包括用笔要领及例字。第三部分为结构法。由此可见,《禁经》教学法已自成系统,教学步

骤十分完备:由点画合成偏旁,再由偏旁合而成字,与汉字的构件组合规律完全一致。

宋元明清历代,对汉字结构的初级教学法皆有所发展。列如,托为欧阳询所撰《三十六法》实为宋人所作。三十六法为:补空、覆盖、贴零、粘合、捷速、满不要虚、意连、覆冒、垂曳、借换、增减、应副、撑拄、朝揖、救应、附丽、回抱、包裹、却好、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褊、各自成形、相管领、应接、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挑扌窕 、相让(《历

代书法论文选》第36页)每一法附要求或例字。由此可见宋人在初级教

学法中,对结字规律进行了努力探索,总结了更具体的经验、方法。

至元代,关于结字教学,陈绎曾在新的发明——九宫格,陈绎曾认为,字有八面,?八面点画皆拱中心,即在一方框中以?井?字格将空间平均分成九块,用来安排点画,合之易于达到均衡匀称和揖呼应的效果。至清代,书家对?九宫?理论进行了改造与丰富,将这一思想,运用到书法教学中,使九宫格作为初学书法者训练和检验结字能力的有效手段,具有更加普遍的明确的价值,正如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所强调的:

欲明书势,须识九宫。九宫尤是莫重于中宫。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主笔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书著眼此,是谓识得活中宫。(《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11页)则字形的体势精神全赖于此。后来,又有蒋骥对九宫的形式和用法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和发挥。他在常见的方框中臵?井?字格的基础上,又在每一宫中加?十?字线,将九宫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弩,不得直,直则无力。 走翟 ,须 足存 其锋,仰而策之。 掠,须笔锋,左出而利。 啄,须卧笔疾罨。 磔,须 走历 笔,战行右出。(《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19页) 但汉字不止八种基本笔画,所以张怀瓘《用笔法》中对?八法?做了补充:概括起来就是五种笔势:钩裹势、钩弩势、衮笔势、?笔势、奋笔势。另又述九种?用笔腕下起伏之法?以备?用则有势,字无常形?。 由此可知,唐人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基本的用笔技巧与汉字的基本笔画结合,既归纳了基本的用笔与笔画,又形成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系统,于初学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永字八法?历宋、元、明、清,盛行天下,历代书家对其不断补充与发展。清代书家对楷书及行书的各种点画形态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与整理。康熙年间冯班《书法正传》在?永字八法?一节中,通过图例阐述了各种常用点画的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