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真题1992-2009 - 图文
2004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 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
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
a 重力模型法 b 弗雷特法 c 平均增长率法 d 均衡增长率法 2. 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
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 二车道 b 四车道 c 六车道 d 八车道 3. 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 b 负指数分布 c 泊松分布 d 负二项分布 4. 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
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a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前者小于后者 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5. 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 颜色、形状、图案 b. 相位、周期、绿信比 c. 流量、速度、密度 d. 颜色、形状、图符 6. 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 b. 停放车指数 c. 停放周转率 d. 停放饱和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 何谓OD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与方法。 2. 简述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3. 何谓车辆换算系数?你认为对于路段、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该系数如何求算较为
合理?
4. 影响交织区交织运行的参数有哪些?
5. 何谓服务水平,其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你认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二级
公路、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分析用什么指标合理?设计时各应采用何种服务水平等级?
6. SCOOT、SCAT、TRANSYT系统的优化参数及其各自优化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超越观测车(指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 a. 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12分)
b. 试求有多少辆车以100km/h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6分)
c. 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2分)
2、通过高速公路特定路段数据采集、统计,并分析得出速度(V)与密度(K)的两个修正公式:
-
V=57.5(1-0.008K) (1) V=61.2e0.015K (2)
试就上述两个公式,分别回答如下问题:
a. 找出自由流速度(Vf)及最佳密度(Km) (8分) b. 推导流量-速度及流量-密度的函数关系式 (8分) c. 确定路段的最大流量值(Qm) (4分) 3. 已知某交叉口(如右图),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三个车道,南北支路一个方向有一条车道。受车流不均匀性及非机动车、行人干扰的折减系数为0.9。信号灯管制交通配时:周期T=120S,绿灯tg=52S,绿灯亮后,第一辆车启动,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为2.3S。车种比例大车:小车为2:8,车辆平均通过停车线的时间为2.65S。东西方向左转车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右转车占进口交通量的10%;南北向左转、右转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求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2005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车头时距分布可以用___拟合。
a. 负指数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 d. 负二项分布
2. 对同一道路交通条件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基)、可能通行能力(N可)与实用通行能力
(N实)之间的关系。
a. N可>N基>N实 b. N可>N实>N 基 c. N基>N可>N实 d. N基>N实>N可 3. ITS是指________。
a.交通需求管理 b. 交通系统管理 c. 交通管理 d. 智能运输系统 4. 时间平均车速(Vt)与空间平均车均(Vs)的关系为_______。
a. (Vt) > (Vs) b. (Vt) ≤ (Vs) c. (Vt) = (Vs) d. (Vt) ≥ (Vs) 5. 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称为
_______
a. 高峰小时系数 b. 高峰小时交通量 c. 高峰小时流率 d. 高峰小时流量比 6. 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称为_______。
a. 地点车速 b. 行驶车速 c. 行程车速 d. 临界车速 7. SCOOT系统是指________
a绿波系统 b交通网络优化技术 c脱机控制系统 d联机选择式控制系统 8. 当速度采用Greenshields线性模型,以下表达式正确的是_______
a.Q?V(1?u)kjuf b.
Q?V(1?u)kjuf
c.Q?V?Vf(1?k2)kj
kQ?V(1?)?k f d. kj9. 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
匀系数Kd应为_______
a. 40% b. 60% c. 50% d. 66.7%
10. 对于过境车辆(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外),应该用__________方法调查其出行情况?
a. 家访 b. 发明信片法 c. 路边询问 d. 电话询问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简述单向交通种类及优缺点。 何谓绿波设计?主要参数有哪些?
何谓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 简述交通量、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何谓车辆换算系数?有何用途?对不同管制交叉口及路段而方言,这些系数值是否相同?
6. 非平衡交通分配的方法有哪些?各自适用条件? 7. 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8. 交通标志设计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在一条30km长的某路路段的起点断面上,在5min内测得6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
连续的V=30km/h,试求Q、ht、hs、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这段路所需时间t。
2. 测试车在长5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共12次,观测数据列于表中,求东行、西行车
流量、运行时间与车速。
用测试车法测得的数据
1. 2. 3. 4. 5.
行驶时间t 东行6次 平均4.6min 西行6次 平均4.7min 与测试车对向行驶的 测试车被超车次数 来车数x(辆) 减去测试车超车数y 90.5 85.0 2.0 -1.0
2005答案:一、1—5. a cdd a 6—10 cbdbb 二、8、颜色、形状、图符
三、1、Q=720辆/h,K=24辆/km ht=5s/辆,hs=42m/辆 t=1h
2、q=564辆/h,E=4.4min, V东=68.2km/h q西=577辆/h,E西=4.8min,V西=62.5km/h
2006
一、填空题(每题6分,共60分)
1. 区间平均速度vs指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
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 ;时间平均速度vt指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 ;由区间平均速度推算时间平均速度的关系式为 。 2. 一个新规划的城市中,假定各交通区间的出行量和起点交通区所产生的出行量及吸
引到终点交通区的出行量成正比,并且和交通区间出行时间的平方和成反比,交通区间出行时间均为10分钟,三个交通区产生量、吸引量以及C→A未来出行分布量如下表,试作出行分布计算,得x= ,y= ,z= 。
交通量 A B C
终点交通区 吸引量 2400 1600 4000 产生量 3600 2000 5000 A 起点交通区 起点交通区 起点交通区 A B C Y 208 B Z C X 3. 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指 、 与 。
4.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可分为固定式单向交
通、 、 、 。
5. 智能运输系统可分为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 、运营
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先进的乡村运输系统、 和自动公路系统。 6. 交通事故现场调查主要有时间、 、 和 调查。
7. 道路交通主标志按作用可分为警告标志、 、 、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 。
8. 交通工程中用以衡量声压大小的标准有SPL、dB(A)及L10,各自含义
为: 、 和 。
9. 停车调查的方法有连续式调查、 和询问式调查;停车需求预测可归纳为建立土地利用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模式的基于类型分析法的 模型,建
立停车需求与城市经济活动、土地使用等多因素相关的基于相关分析法的 模型及基于停车与车辆出行关系的出行吸引模型。 10.在公路设计中,对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主线连接处、交织区均采用 级服务水平;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多车道公路路段在平原微丘处采用 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 级服务水平。
二、 简述题(50分)
1(15分).简述SCOOT、SCATS、TRANSYT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原理及参数优化方法。 2(15分).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功能是什么?分别采用哪些常用的主要模型?各种模型有何特点及适用条件? 3(20分)简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 三、 计算题(40分)
1(10分).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 2(10分).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 L=1500m 1 2 3 4 5 6 东→西 t(秒) 215.3 220.2 198.1 193.4 199.6 211.7 X 88 85 73 66 68 82 Y 2 3 0 1 2 4 Z 0 1 3 2 1 0 t(秒) 210.5 220.2 192.8 207.4 196.7 224.3 西→东 X 100 81 70 77 84 90 Y 5 2 0 1 4 3 Z 0 3 1 2 0 1 3(10分).某设左转专用道的信号灯控制十字交叉口,设左转专用相位,信号周期为40s,每周期内可通行左转车3辆,如果左转车流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假定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这种延误在周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