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说课稿 - 图文
<一>课前准备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二>课堂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显示)PRED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PRED问题导入人口问题,然后从数量这个最直观的角度看人口变化的情况——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2、[讲授新课]导入图片1.1世界60亿人口日,由书上的图片入手,并加入一些趣闻,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针对人口自然增长和自然增长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概念的充分理解。
探究主题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增长
(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4 116页 第4页共
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及判断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坐标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1)认清坐标表示的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不断增长
归纳提升: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过渡]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同样在空间上也是有差异的。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探究主题二: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
(课本图片展示)1.4 1950-2005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1)认清图例,辨别柱子的色泽、长短所表示的含义;(2)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探究主题三:
通过之前探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
5 116页 第5页共
生讨论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出现的人口问题和解决对策,树立学生的人口发展观。(结合课本图片1.5“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政策”,并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图片来直观说明各个国家存在的不同的人口问题。)通过讨论法,结合学生自身所处中国的例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吸引学生注意,更好地掌握不同国家针对不同的人口现状所采用的人口政策;同时,补充一些典型国家的例子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归纳提升:两类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两类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新增人口的抚育费用高,经济发展受阻,人口素质提高难度大,就业压力大,环境、资源压力6 116页 第6页共
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问题 人口政策 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重 鼓励生育、 引进外来移民 实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大。 3、课堂反馈与提高 多媒体显示学案上的练习题及图,让学生思考,并视察学生的做题情况。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
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情感目标: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重点难点:
7 116页 第7页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