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B.含0.1molH3PO4的水溶液中PO43-的数目为0.1NA C.0.5molNa2O2中O-的数目为NA
D.标况下,42g丙烯和丁烯混合物含C数目为3N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选项,3NO2 + H2O = 2HNO3 + NO,3molNO2与水反应转移2mol电子,因此2 mo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4NA,故A错误; 3B选项,H3PO4是弱酸,弱电解质,因此含0.1molH3PO4的水溶液中PO43-的数目为小于0.1NA,故B错误; C选项,0.5molNa2O2中含有过氧根离子,数目为0.5NA,故C错误;
D选项,标况下,丙烯和丁烯混合物通式为CnH2n,42g丙烯和丁烯混合物含C数目
42g-1?n?Nmol=3NA,故D正确。 A-112ng?mol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过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离子个数有3个。
?32.已知某饱和NaCl溶液的体积为VmL,密度为ρ g?cm,质量分数为w%,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 g。
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n(NaCl)=C.c(NaCl)=【答案】C 【解析】 【详解】 A. n(NaCl)=
ρVmol 58.5B.w=D.V=m ρV10ρwmol?L-1 58.522.4m 58.5m,ρV表示的是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故A错误; 58.5m,故B错误; ?VB. 溶液的质量为:ρg?cm-3×VmL=ρVg,则质量分数ω%=
C.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Cl)=
1000??% =10ρω/58.5,故C正确;
MD.
22.4m不是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故D错误; 58.5故答案选C。
3.下列选项中,利用相关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选实验器材 项 A B 试管、铁架台、导管 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 乙酸乙酯的制备 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配制500 mL 1.00 mol/L NaCl C 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天平 溶液 相应实验 D A.A
三脚架、坩埚、酒精灯、坩埚钳、泥三角 从食盐水中得到NaCl晶体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制备乙酸乙酯需要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器材中还缺少用于加热的酒精灯,不能完成该实验,A选项错误;
B.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B选项正确;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计算出所需要的NaCl的质量后,用托盘天平称取,然后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待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经过两三次洗涤后,再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实验器材缺少胶头滴管,不能完成该实验,C选项错误;
D.从食盐水中得到NaCl晶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需要的器材有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坩埚钳、蒸发皿、玻璃棒,不需要坩埚和泥三角,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4.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含有SO2的废气通入BaCl2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常温下,分别测定同浓度Na2CO3溶液与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B CH3COONa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大于CH3COONa溶液 向Fe(NO3)3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振荡,HCO3-电离出H+能力比CH3COOH的弱 C 滴加少量盐酸酸化后再滴入KSCN溶液,Fe(NO3)3溶液中Fe3+部分被Fe还原 溶液变红 苯和液溴在FeBr3的催化下发生反应,将D 得到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A.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B.B C.C D.D
A.将含有SO2的废气通入BaCl2溶液中,不能生成白色沉淀,弱酸不能制取强酸,故A错误; B.常温下,分别测定同浓度Na2CO3溶液与CH3COONa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大于CH3COONa溶液,说明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Na溶液,水解程度越大,相应的酸电离程度越弱,则HCO3-电离
+
出H能力比CH3COOH的弱,故B正确;
C.Fe与Fe(NO3)3反应生成Fe(NO3)2,再加盐酸,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说明是否部分被还原,也可能全部被还原,故C错误;
D.溴单质具有挥发性,生成的HBr及挥发的溴均与硝酸银反应,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B。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1 mol·L-1 的NaH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A B.22.4 L的CO2与过量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下,2.7 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HCO3-不能完全电离,部分发生水解,因此1L、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小于3NA,故A错误;
B.未注明气体的状况,无法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铝片遇到冷的浓硫酸会钝化,铝失去的电子数小于0.3NA,故C错误;
D.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都是双原子分子,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4g28g/mol=0.5mol,含有1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2B的化学式为Mg2Si
B.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H3和NH4Cl
C.利用MgCl2·6NH3制取镁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D.分别将MgCl2溶液和Mg(OH)2悬浊液加热、灼烧,最终得到的固体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①可知A2B应为Mg2Si,与氨气、氯化铵反应生成SiH4和MgCl2?6NH3,MgCl2?6NH3加入碱液,可生成Mg(OH)2,MgCl2?6NH3加热时不稳定,可分解生成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生成镁,用于工业冶炼,而MgCl2?6NH3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镁、氯化铵,其中氨气、氯化铵可用于反应①而循环使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由分析知A2B的化学式为Mg2Si,故A正确;
B.反应①需要氨气和NH4Cl,而由流程可知MgCl2?6NH3加热或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氨气、氯化铵,参与反应①而循环使用,故B正确;
C.由流程可知MgCl2·6NH3高温分解生成MgCl2,再电解MgCl2制取镁均发生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分别将MgCl2溶液和Mg(OH)2悬浊液加热,灼烧,都是氧化镁,最终得到的固体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