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二中2015 - 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理(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二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
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3分,18题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
D.如果△H和△S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解:A.放热反应不一定能发生进行,如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S为正值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如水的分解,故B错误; C.只有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故C错误;
D.如果△H和△S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可满足△H﹣T?△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C.物质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D.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
解:A.放热反应有时需要加热引发,如铝热反应,故A错误; B.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故B错误; C.可燃物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
D.形成化学键放热,化学键的形成需放出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对钢铁制品采取的措施不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的是( ) A.保持表面干燥 B.表面镀锌
C.表面镶嵌铜块 D.与电源负极相连
解:A.将钢铁制品放置在干燥处,使金属不具备生锈的条件:和水接触,所以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故A错误;
B.在钢铁制品表面镀一层金属锌,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所以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故B错误;
C.在表面镶嵌铜块,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做负极,可以加快腐蚀速率,此法不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故C正确;
D.将钢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采用的是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所以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故D错误; 故选:C.
4.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1
A.量筒 B.温度计
C.环形玻璃搅拌棒 D.天平
解: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环形玻
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 显然不需要天平, 故选D.
5.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HCl(aq)+NaOH(aq)=NaCl(aq)+H2O(l)△H<0 B.2CH3OH(l)+3O2(g)=2CO2(g)+4H2O(l)△H<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H<0 D.2H2(g)+O2(g)=2H2O(l)△H<0
解:HCl(aq)+NaOH(aq)=NaCl(aq)+H2O(l)△H<0为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反应,而其它选项都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正反应放热,可设计成原电池, 故选A.
﹣1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表示的意义为( ) A.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
C.1mol固态焦炭与1mol水蒸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 kJ的热量 D.固态碳和气态水各1mol反应,放出131.3 kJ的热量
解:A、碳与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未指明物质的量和聚集状态,故A错误;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吸收131.3 kJ的热量,未指明物质聚集状态,故B错误;
C、1mol固态焦炭与1mol水蒸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 kJ的热量,故C正确;
D、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镀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断减小 B.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会使反应速率减慢 D.要使电解后的CuSO4溶液复原,可向其中加人CuO固体
解:A、电镀铜时,阳极上是Cu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上是铜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故A错误;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溶解的金属不仅有铜还有其它金属,阴极上只析出铜,所以溶解的铜小于析出的铜,导致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B错误;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