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析】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史秀艳试卷类型:A2019-4-1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 春秋战国 B. 西汉 C. 东汉 D. 隋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横于辕之前末曰槃……江东之田器尽于是”反映了隋唐时期曲辕犁的特点,故D正确;曲辕犁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故A排除;曲辕犁也不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农具,故B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横于辕之前末曰槃……江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曲辕犁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手工业的发展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第 1 页 共 19 页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反映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导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C正确;手工D选项属于现象,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故AB排除;不是原因,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设问词“根本原因”,再紧扣材料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导致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的角度入手,得出正确答案。
3.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 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描述了农民辛苦耕种中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水旱灾害、横征暴敛等,这些很容易导致农民破产。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赋税,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卖子孙,卖房子,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农民最终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小农经济的特点为脆弱性,故正确答案为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和连续性都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是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A、B、C选项。
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田庄手工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
第 2 页 共 19 页
B. 自给自足 C. 连续性 D. 脆弱性
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反映了古代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说明民营手工业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远低于官营手工业,故B排除;田庄手工业技术水平也低于官营手工业,故D排除。
5.下列图片所示文物分别是我国四个地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其制作技术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距今(2019年)最近的是
A.
B.
C. D.
【答案】D
第 3 页 共 19 页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熟的青花瓷元朝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青铜鼎在商周时期已经存在,不符合题意,故B排除;素纱单衣在西汉时期,不符合题意,故C排除;珐琅彩在清朝,距今(2019年)最近,故D正确。
6.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答案】A 【解析】
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明代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可排除B、C;D为干扰项,张居正只所以有对商业这番态度,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从整个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应正确理解为A。
7.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 ③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④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西汉都城长安的早市、夜市尚未达到昼夜相接的发展水平,西汉时期也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抑商时期,所以,本题凡是含③均是错误的,本题的答案就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第 4 页 共 19 页
B. 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D. 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