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物理(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十二章 原子与原子核 第1课时 波粒二象性 能级跃迁 Word版含解析
第十二章 原子与原子核
第1课时 波粒二象性 能级跃迁
【基础巩固】
光电效应
1.(2016·山西太原质检)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截止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 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 越多
解析:由W0=hνc可知选项A正确;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金属的逸出功与最大初动能无关,选项C错误;在发生光电效应时若光强一定,频率越高,光子数越少,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少,选项D错误.
2.(2016·江西九江质检)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频率相同但光强不同的两束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若实验a中的光强大于实验b中的光强,实验所得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以a,b表示,则下列四个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A )
解析:由于光的频率相同,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遏止电压相同,又a中的光强大于b中的光强,所以相同电压时,a的光电流大于b的光电流,选项A正确.
3. (2016·甘肃兰州质检)(多选)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M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N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 BC )
A.N光的频率一定大于M光的频率 B.M光的频率一定大于N光的频率
C.用M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 D.用M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
解析:用一定频率的M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光电效应,而用N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则νM>νN,选项A错误,B正确;发生光电效应时,电子从光电管右端运动到左端,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选项C正确, D错误.
4.导学号 00622796(2016·山东济南模拟)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在真空管中的阴极K,阴极K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C )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频率相同的光照射同一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等,根据m项C正确.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5.(2016·山东青岛模拟)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 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 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
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解析: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机械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不同属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D 正确.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物质波属于电磁波
=eUc,知遏止电压相等,光越强,光电流越大,故选
B.像地球这样的宏观物体不具有波动性
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
D.宏观物体运动时没有衍射或干涉现象,是因为其不具有波动性 解析: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对应的物质波,物质波是与机械波、电磁波性质不同的一种波,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因为对应的物质波波长比较短,所以干涉、衍射现象不明显,故只有选项C正确.
7.(2016·河北秦皇岛模拟)(多选)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BCD )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
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规律
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
解析: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的落点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落在某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区域正是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因而把光波叫做概率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所以选项B,C,D正确. 光谱 能级跃迁
8.利用氢气放电管发光,可以产生氢原子光谱,这些谱线的产生是由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