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0本动物学二教学大纲

10本动物学二教学大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2:31:36

《动物学二》课程教学大纲

Zoology

课程编号:413021030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学时数:64 学分数:4 执笔者:邢浩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动物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系的专业主干课,它包括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两大部分,是生物科学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系统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类群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等,了解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地位及分布,动物与人类及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动物在工、农、医及环保等方面的实际意义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表

主要教学内容 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 第十五章 圆口纲 第十六章 鱼纲 第十七章 两栖纲 第十八章 爬行纲 第十九章 鸟纲 第二十章 哺乳纲 学时数 4 2 8 4 6 6 6 主要教学内容: 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4)

内容要点: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及次要特征;各亚门各纲的主要特征概述;柄海鞘的外形、内部构造、逆行变态;文昌鱼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重点:掌握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和各亚门及各纲的主要特征和分类概况, 难点:理解原索动物(尾索和头索动物)的特征及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第十五章 圆口纲(2)

内容要点:圆口纲外形及构造特征;分类及生态。

重点:对无上下颌、无偶鳍原始特征和雏形脊椎骨出现的进步性特征的认识。 第十六章 鱼纲(8)

内容要点:鱼纲的主要特征(体形与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感觉、排泄、生殖等系统);鱼纲分类(软骨鱼系、硬骨鱼系各亚纲及各总目的特征及代表);板鳃与瓣鳃的概念;鱼类的经济意义及洄游。

重点:掌握鱼类上下颌和偶鳍出现进步性特征,形态结构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难点:鱼类的分类概况,认识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种类。 第十七章 两栖纲(4)

内容要点:水生到陆生的转变;纲的主要特征(骨骼、消化、循环、呼吸、生殖等系统);分类:蚓螈目、蝾螈目和蛙形目;经济意义。

重点: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性和不完善性特征及主要目、科的主要特征。 第十八章 爬行纲(6)

内容要点: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爬行纲的躯体结构(骨骼、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生殖等系统);分类:喙头蜥目、龟鳖目、蜥蜴目、蛇目和鳄目等五个目的主要特征及类群;爬行类与人类的关系(益处及危害,毒蛇的识别及蛇伤防治)。

重点:掌握羊膜卵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以及纲和目的主要特征。 难点:羊膜卵的结构及其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第十九章 鸟纲(6)

内容重点:恒温及其意义;鸟纲的躯体结构(外形、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

排泄、神经感觉、生殖等);鸟纲的分类:(二亚纲、三总目、七个生态类群)及其主要特征,代表动物举例;鸟类的繁殖及迁徙;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捕食害虫、狩猎、鸟害等)。

重点:掌握鸟类各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难点:各类群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和常见、珍稀鸟类的识别。 第二十章 哺乳纲(6)

内容要点:哺乳纲的主要特征以及胎生哺乳的意义;哺乳纲躯体结构(外形、皮肤及衍生物、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及感官、内分泌、生殖);哺乳纲的分类: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的主要特征,真兽亚纲的分目(特征及代表种类);哺乳类的保护、持续利用与害兽防治。 重点:通过兽类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特征的学习,理解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以及恒温、胎生、哺乳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掌握哺乳类各亚纲和主要目的特征及代表动物的识别。 第二十一章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以下各纲穿插在脊索动物各纲中讲解)

内容要点:原索动物的起源和进化;鱼类的起源和演化;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爬行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恐龙的兴衰及绝灭的原因);鸟类的起源(始祖鸟的特征及意义)和适应辐射;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重点:通过对各类群的起源和演化(或适应辐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即动物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是长期进化而来的,人类来源于动物,又高于动物,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二十二章 动物进化基本原理

内容要点:生命的起源;动物进化的证据(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动物地理学、生理与生化、遗传学);进化理论:拉马克学说、达尔文学说等;动物进化形式与种系发生;物种及形成。

第二十三章 动物地理分布

内容要点:生物圈;动物的分布;世界(6个界)及我国(7个区)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重点:理解动物种的分布区与栖息地的含义,以及我国(在世界)我省(在全国)所在的动物地理区划地位、代表动物、生态特点。 第二十四章 动物生态

内容要点:生态因子;种群的概念及特征;群落的概念及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物质、能量流动;环境保护。

重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实验教学部分(28学时)

1.头索动物文昌鱼和尾索动物柄海鞘观察(2)

2. 圆口纲动物七鳃鳗观察和鱼纲:鲤鱼外形和内部解剖和鱼纲分类(4) 3.两栖纲:蛙的外形、皮肤和骨骼系统及内部解剖和两栖纲分类(4) 4.爬行动物分类和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的比较解剖(4) 5.鸟纲:家鸽(或家鸡)的外形和内部解剖及鸟纲分类(4) 6.哺乳纲:家兔的外形、骨骼系统和内部解剖和哺乳纲分类(4) 7.常见脊椎动物观察:动物园动物(室外)(4)

8. 脊椎动物亚门各纲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的比较演化(2)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总体要求

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科学,要求在教学中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亦应重视实验课,使学生学会各类代表动物的解剖、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阐明动物科学的基本规律,以动物进化发展为线索,扼要介绍动物形态、分类、生态、进化等知识。

2.力求做到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践,以经济上、进化上有重要价值的类群为重点,突出其主要特征,注意介绍我国的特有和珍稀种类。

3.努力反映国内外有关动物学发展的新成就。

4.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课程打好基础。 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各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课程结束后,安排2周左右野外教学实习,进行动物的活体观察、鉴别、采集。在适当时期进行1-2次近郊实习。

7.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讲授38学时,实验26学时。 具体要求

第十四章 脊索动物门 (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学习脊椎动物学的意义及脊椎动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以及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了解脊索动物门及三个亚门的分类,对海鞘和文昌鱼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文昌鱼的消化过程,海鞘的逆行变态等内容要求重点掌握。 二、内容提要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脊索、背神经管、咽腮裂。 (重点)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1.尾索动物亚门——海鞘。

2.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 (重点)

3.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及哺乳纲。

第三节 半索动物 1.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柱头虫柱头虫的背神经管、鳃裂、口索(半索,但非脊索雏形) 3.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三、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脊索 咽鳃裂 原索动物 被囊 逆行变态 无头类 无颌类 羊膜类 2.简答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试说明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的主要区别) 文昌鱼的消化过程

脊椎动物亚门的重要特征

第十五章 圆口纲——七鳃鳗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七鳃鳗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简单了解圆口纲的分类,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七鳃鳗适应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鳃囊、口漏斗是要求重点掌握的概念。 二、内容提要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1.外形:特有的松果眼、口漏斗

2.内部构造:原始特征和寄生半寄生特征 鳃囊

第二节 分类概述

第三节 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1.起源和演化 2.生态和经济意义 三、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口漏斗、囊鳃

2.简答:圆口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圆口纲是脊椎动物门中较特化且原始的一个类群。)

第十六章 鱼纲 (8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有关鱼类外形和内部结构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及对水生生活的适应。掌握鱼类的基本分类学知识,熟悉鱼纲的基本分类依据和各目的主要特征及代表种类,认识鱼纲中重要目中的常见种类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了解鱼类洄游和繁殖等生物学习性,知道鱼类的经济学意义。 二、内容提要

鱼类的形态结构

1.鱼类的外部形态

2.鱼类的内部结构(呼吸、消化、循环、骨骼、泌尿生殖等)

第一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1.概述

2.鱼类的外形及躯体结构 3.鱼类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第二节 鱼纲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依据;现代鱼类的分类。 1.软骨鱼类

(1)板鳃亚纲:鲨目和鳐。主要特征及代表。

(2)全头亚纲:以银鲛为代表,说明本亚纲的特征。 2.硬骨鱼类

(1)内鼻孔亚纲

总鳍总目: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内鼻孔能呼吸等。现存种类是活化右, 肺鱼总目:

(2)辐鳍亚纲:各重要目的特征,有经济价值的种类。生活习性。

第三节 鱼类的生态

1.鱼类的繁殖。

2.鱼类的洄游。

第四节 鱼类的经济意义

经济利用;有害鱼类的危害;我国渔业的发展。 三、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楯鳞、硬鳞、骨鳞、栉鳞、歪尾、原尾、正尾、侧线、韦伯氏器、板鳃、栉鳃、咽喉齿、动脉圆锥、动脉球、性逆转、鳍脚、洄游、追星、适应辐射 、单循环、初生颌、次生颌、舌接式

2.简答

(1)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是什么?

(2)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及食性,消化器官都产生了那些适应特征? (3) 比较软骨鱼和硬骨鱼的特征。 (4) 举例说明鱼类有哪几种生殖方式? (5) 如何区分鲤形目和鲈形目鱼类 (6) 硬骨鱼类分目依据是什么?

韦伯氏器、鳔管、侧线、鳞、骨化、腹鳍、咽喉齿

搜索更多关于: 10本动物学二教学大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动物学二》课程教学大纲 Zoology 课程编号:413021030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学时数:64 学分数:4 执笔者:邢浩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动物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系的专业主干课,它包括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两大部分,是生物科学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系统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类群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等,了解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地位及分布,动物与人类及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动物在工、农、医及环保等方面的实际意义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