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植物学上册内容提要
一、 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根、茎、叶的维管组织相互连通,构成一个轴向运输系统。 二、 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1.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互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水分、无机盐、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后者为前者提供养料。
2. 顶芽与腋芽的相互关系: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第五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 根的变态
贮藏根 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如:萝卜、胡萝卜和甜菜。 块根:主要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如:甘薯。 支柱根:如:玉米。
气生根 攀援根:如:常春藤、络石。 呼吸根:如:红树。 寄生根:如:菟丝子。
二、 茎的变态
茎剌:如:山楂、酸橙。 茎卷须:如:葡萄、南瓜等。 地上茎 叶状茎:如:假叶树。 小鳞茎:如:蒜的珠芽。 小块茎:如:薯蓣。 根状茎:如:竹、莲等。 地下茎 块茎:如:马铃薯。
鳞茎:如:百合、洋葱、蒜。 球茎:如:荸荠、慈姑、芋。
三、 叶的变态
有六种类型:苞片、鳞叶、叶卷须、叶状柄、捕虫叶、叶剌。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
1.繁殖:是指产生新个体延续后代的过程。植物繁殖有三种类型: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2.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和有性繁殖:
自然营养繁殖:多借助于块根、鳞茎、球茎、块茎、根状茎等变态器官来进行繁殖。
人工营养繁殖:有分离繁殖、扦插、压条、嫁接等几种类型。
有性生殖:雌、雄性生殖细胞经过融合,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此发育成为种子。
第二节 花
一、 花的组成
花柄 花托
花被:多数分化为花萼和花冠两部分。
花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是雄蕊的主要部分,由4个或2个花粉囊组成。根据形态特点,
可分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三体雄蕊、多体雄蕊和聚药雄蕊等类型。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构成单位是心皮。根据心皮的特点,可分:单雌蕊、离生雌蕊和合生雌蕊。胎座类型有: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央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顶生胎座等。
二、 花各部分的演化
1.数目的变化:多而无定数 → 少而有定数。单子叶植物花部基数多为3或3的倍数,双子叶植物则多为4、5或其倍数。
2.排列方式的变化:螺旋状排列 → 轮状或圆周排列。 3.对称性的变化:辐射对称 → 两侧对称。
4.子房位置的变化:子房上位 → 子房半下位 → 子房下位。 花各部分的演化趋势并不是同步的。
三、 禾本科植物的花
能育花由外稃、内稃、浆片、雄蕊和雌蕊组成。
四、 花程式和花图式
1.花程式:如百合为 * P3+3A3+3G(3:3)
2.花图式:用花的横剖面简图来表示花各部分的数目、离合情况以及在花托上的排列位置,也就是
花的各部分在垂直于花轴平面所作的投影图。
五、 花序
简单花序:有:总状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 无限花序 头状花序、隐头花序等。
复合花序:有:圆锥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等。 有限花序:有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和多歧聚伞花序。
无限花序的开花顺序:由下到上,由外到内。有限花序的开花顺序则相反。
第三节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一、 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雄蕊(小孢子叶) 花药(小孢子囊) 单核期的花粉(小孢子) 二、三核期的花粉(成熟
花粉粒,雄配子体) 雄配子(精细胞)
心皮(大孢子叶) 胚珠(大孢子囊) 单核期的胚囊(大孢子) 八核期的胚囊(成熟胚囊,雌配子体) 雌配子(卵细胞)
二、花药的发育和小孢子的形成
表皮
雄蕊原基中部细胞 药隔和维管束
未分化的花药 药室内壁(纤维层) 初生壁细胞 平周分裂 中层 花粉囊壁 孢原细胞 平周分裂 绒毡层
造孢细胞 有丝分裂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小孢子
三、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单核期的花粉(小孢子) 二、三核期的花粉(成熟花粉粒)
二核期的花粉粒由外壁、内壁、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组成。三核期的花粉粒则由一个生殖细胞经
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细胞。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和萌发沟的形状和数目具有分类学意义。
四、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略)
第四节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一、 胚珠的发育:
成熟的胚珠由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和合点等组成。
二、 胚囊的发育:有三种方式。
(1)蓼型(单孢型):最常见。
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大孢子母细胞 4个含单相核的细胞 (三个退化,仅一个发育)
单核胚囊 2核胚囊 4核胚囊 8核胚囊(一个卵细胞、二个助细胞、三个反足细胞和二个极核)。
(2)葱型(双孢型):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出现细胞壁,成为二分体,二分体中一个
退化,只有一个继续发育,进入第二次分裂,形成二个单倍体的核。以后由这个双核细胞发育成胚囊。 (3)贝母型(四孢型):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二次分裂都没有形成细胞的壁,结果形成一个拥有4
个单倍体核的细胞。以后再由这个4核细胞发育成胚囊。
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一、 开花
不同植物种类,开花年龄、开花季节和开花期长短,很不一致。
二、 传粉
1. 传粉的方式
自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一般说来,长期的自花传粉会导致种群衰退。 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是一种进化的传粉方式。 2. 异花传粉的媒介
风媒。风媒花的特点:①花多半密集成穗状花序、柔荑花序等,能够产生大量花粉。②花粉一般较轻、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③花柱往往较长,柱头膨大呈羽毛状,以增大接受花粉的面积;④多数为先叶开花,使传粉不受枝叶的阻挡;⑤花被常消失,不具香味和色泽。
虫媒。虫媒花的特点:①多数具有特殊的气味(芳香或恶臭)以吸引昆虫;②多半有蜜腺,能产蜜汁;③
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的色彩;④在花的结构上常与传粉的昆虫形成相互适应的关系,昆虫的大小、体形、结构和行为,与花的大小、结构和蜜腺的位置等,都是密切相关的;⑤花粉粒一般比风媒花的要大,但花粉的数量较风媒花少;⑥花粉外壁粗糙,多有剌突;⑦柱头多有粘液分泌。 水媒。 鸟媒。
人工辅助授粉。
三、受精过程:(分三个阶段)
1.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通过花粉内、外壁蛋白与柱头表面的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2.花粉粒的萌发及花粉管的伸长:落在柱头上的花粉,如果与柱头的生理性质是亲和的,经过吸水和酶的促进作用后,便开始萌发,从萌发孔伸出,形成花粉管。二核花粉粒的生殖细胞在花粉管内分裂形成2个精子。花粉管最后经珠孔或合点到达胚囊。
3.配子的融合过程:花粉管进入胚囊后,管的末端即行破裂,将2个精子及其他内容物注入胚囊。1个
精子与卵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2n);另1个精子与2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3n)。这就是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
四、 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
1.无融合生殖:指不经过精卵融合,直接由某些细胞发育成胚的现象。包括三种类型:
孤雌生殖:卵细胞 胚。如蒲公英、早熟禾。
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等非生殖细胞 胚。如葱、含羞草。 无孢子生殖:珠心或珠被细胞 胚。如柑橘属。
2。多胚现象:在一般情况下,被子植物的胚珠只产生1个胚囊,每个胚囊也只有1个卵细胞,所以受精后只能发育成1个胚。但是,有的植物种子里有2个或更多的胚存在,这一情况称为多胚现象。它的发生,可以是由于无配子生殖或无孢子生殖,也可以是由于1个受精卵分裂成几个胚,或是1个胚珠中发生多个胚囊的缘故。
第六节 种子和果实
一、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珠心 消失。少数发育成外胚乳。 果实 胚珠 珠孔 种孔
珠柄 卵细胞 受精后 受精卵 胚 种子
助细胞
胚囊 极核 受精后 受精极核 胚乳
反足细胞
胚的发育: 双子叶植物:受精卵 四分体期 八分体期 心形胚期 胚 胚乳的发育:有三种方式:核型、细胞型、沼生目型。
二、 果实的类型
1.根据果实的来源分:真果、假果。
2.根据果实的组成分:单果、聚合果、聚花果。 3.根据果皮的性质分:
浆果:果皮肉质多汁、内含多数种子。葫芦科的果实特称瓠果,柑橘类的特称柑果。
肉果 梨果:果实由花筒和心皮愈合后共同发育而成。如:梨、苹果。
核果:通常由单雌蕊发展而成,内含1枚种子,内果皮为坚硬的核。如:桃。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后沿两面开裂或不开裂。如大豆、豌豆。 骨突果:由单心皮或离生心皮发育而成,成熟后只由一面开裂。如:木兰。
裂果 蒴果:由合生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子房一室或多室,每室含多数种子。
角果:由2心皮组成的雌蕊发育而成,子房一室,有假隔膜。如:油菜。
干果 瘦果:小型闭果,内含1枚种子,果皮与种皮易分离。如:向日葵。
颖果:果皮与种皮愈合,难以分离。是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 闭果 翅果:果皮延展成翅状。如槭、枫杨。
坚果:外果皮坚硬,含1粒种子。如板栗。
双悬果:由2瓣状悬挂着生的心皮组成的子房发育而成。伞形科植物特有。 胞果:由合生心皮发育成的一类闭果,具1枚种子。如藜、地肤。
三、 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
1. 对风力散布的适应:细小质轻;表面常有絮毛或翅或气囊。 2. 对水力散布的适应:疏松、质轻。
3. 对动物和人类散布的适应:表面常有剌毛、倒钩或有粘液分泌。 4. 靠果实本身的机械力量使种子散布的适应结构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1. 生活史的概念: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的全部过程。 2.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无性世代(孢子体阶段、二倍体阶段):受精卵 → 孢子体 → 大、小孢子母细胞 有性世代(配子体阶段、单倍体阶段):大、小孢子 →♀、♂配子体 →♀、♂配子 3.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