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学第二版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西方国家非银行金融中介体系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信托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合作金融机构、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
(2)在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五、论述题
论述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要点:
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 商业银行具有特殊的经营规律 职能要点:
中介职能 支付职能 信用创造职能 金融服务职能
第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 试述风险定义的层次性与现代发展。 (1)从收益的角度去定义风险。
(2)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析。 (3)从预期的角度剖析风险的内涵。
(4)从风险与危险的关系给出风险的概念。
(5)从不同决策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展开对风险的研究。 现代经济领域比较公认的风险定义:所谓风险,系指由于不确定性而引发的出现损失(或获利)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的分布状况显示风险的程度;风险的实现或发生依赖于经济主体对风险的预期与态度。
2. 简述金融风险的本质与特征。
金融风险,是指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种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或经营活动中,因经济原因或金融制度、金融运行与金融管理等各种因素的不确定变动使经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其在经济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利)的可能性。
(1)金融风险不等于经济损失,它有两种可能,既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其直接表现为货币资本的损失或收益。
(2)金融风险仅指存在和发生于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只要一进入这个领域,也就是说只要一进行资金的借贷和经营活动,金融风险就随之形成并可能产生实际的损失。
(3)不确定的经济活动是产生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预期行为目标的偏离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充分条件。
(4)金融风险中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个经济主体主要指从事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它包括居民个人、企业、事业单位、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政府等。
3. 试述金融风险的主要分类。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2)按金融风险的层次划分: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
(3)按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 (4)按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单项业务风险、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区域性风险和国家风险
4.试分析国内外关于金融脆弱性的一些主要学说。 要点:
(1)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 (2)金融机构的内在脆弱性学说 (3)信用脆弱性理论
(4)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理论
5. 迄今为止,金融监管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监管中心是什么?
(1)20世纪30年代以前,自然发展阶段。金融监管主要集中在实施货币管理和防止银行挤兑的政策层面,而对于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规定、监管和干预很少涉及,金融监管没有什么固定制度可以遵循。
(2)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严格监管、安全优先。 (3)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 (4)20世纪90年代至今: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理论。
6. 国际上主要的金融监管模式有哪几种?这些模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1)统一监管模式
优点:
第一,节约成本; 第二,改善监管环境 缺点:
缺乏竞争性,易导致官僚主义 (2)分业监管模式 优点:
第一,具有专业化优势; 第二,具有竞争优势; 缺点:
第一,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可能引起“监管套利行为”; 第二,各个机构庞大,监管成本较高,规模不经济; (3)不完全监管模式 优势: (1)与统一监管模式相比,一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监管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制约作用;二是各监管主体在其监管领域内保持了监管规则的一致性
(2)与完全分业监管模式相比,降低成本和难度。同时,对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分别进行,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交叉及重复监管。
(2)具有分业监管的优点。其最大优势是通过牵头监管机构的定期磋商协调,相互交换信息和密切配合,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7. 你是如何认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 金融国际化要求实现金融监管本身的国际化:
(1)国际金融业经营风险增大,要求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
(2)各国中央银行政策不一,需要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监管 (3)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日趋频繁,需要协调、统一国际金融市场监管
8. 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及成因?
(1)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 ①融资结构风险 ②存贷期限结构风险 ③政府行政干预风险 ④银行经营风险
(2)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风险 ①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 ②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
(3)中国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①成本转嫁 ②经济周期 ③齿合故障 ④信息不对称 ⑤摩根规则 ⑥区域均衡
9. 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头监管效率低下,存在监管盲区 (2)对于金融创新监管乏力 (3)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4)金融监管范围过于狭窄
(5)金融机构自律监管效果不明显
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供给M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名义GDP即PY一直以每年20% 的速度增长。数据如下(单位: 10亿美元):
M PY 2006 100 1000 2007 110 1200 2008 121 1440 计算每年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按什么比率增长? V=PY/M
2006年货币流通速度:V=1000/100=10次/年 2007年货币流通速度:V=1200/110=10.91次/年 2008年货币流通速度:V=1440/121=11.90次/年 1+V`=(1+PY`)/(1+M`)
货币流通速度增长率:V`=(1+20%)/(1+10%)-1=9.09%
2.计算当货币流通速度为常量5且货币供给从2000亿美元增至3000亿美元时名义GDP发生的
变化。
GDP=MV
货币供应为2000时GDP=5*2000=10000亿美元 货币供应为3000时GDP=5*3000=15000亿美元
3.当货币供给增长率按20%的速度增长且货币流通速度下降30%时,名义GDP将发生什么变化?
GDP=MV
GDP`=(1+M`)(1+V`)-1=(1+20%)(1+30%)-1=56%
4.如果货币周转率和总产出都相当稳定(正如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那么当货币供给从10000亿美元增加到40000亿美元时价格水平会出现什么变化?
P=MV/Y
当货币供给从10000增加到40000时,价格会上涨到以前的4倍。
5.如果货币周转率和总产出保持不变,分别为5和1000,则当货币供给从4000亿美元减少到3000亿美元时价格水平会出现什么变化?
P=MV/Y
货币供给从4000亿美元减少到3000亿美元时价格水平将由20下降到15.
6. “由于费雪和古典剑桥经济学家的货币需求方程式相同,都是 Md = kPY,故他们的理论相同。”这一说法正确、错误还是无法确定?并解释你的答案。
不正确。区别在于:
(1)研究的角度不同:费雪是宏观角度,剑桥的经济学家是微观
(2)研究的理论基础不同:费雪以交易为基础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的经济学家以交易的媒介以及财富储藏为基础的货币需求理论
(3)研究方法却不同:费雪仅仅将交易水平和影响人们交易方式的制度作为研究货币需求的关键决定因素;剑桥的经济学家探讨在一整套环境因素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4)影响货币需求因素差异:费雪认为货币需求与交易水平相关;剑桥的经济学家认为人们的财富水平也影响货币需求
(5)K的稳定性:费雪货币需求理论K=1/v,V稳定,故K稳定;剑桥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内k存在波动的可能性。如果其他资产的回报率和预期回报率发生改变,k也可能改变
7. 在凯恩斯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分析中,如果人们突然确定利率的正常水平已下降,那么货币需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如果人们突然确定利率的正常水平已下降,那么货币需求会增加,因为,如果利率已下降,则利率以后上升的可能性很高,故应当减少持有债券而增持货币。
8.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都认为当货币的相对预期回报率下降时,货币需求也将减少。为什么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而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呢?
弗里德曼的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因为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函数中这些机会成本影响甚微。因此,当利率的上升引起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时,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也相应地上升,因而二者抵消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项机会成本保持相对不变。
凯恩斯理论认为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与利率成负相关。储藏财富的资产有货币和债券两种。货币是不生利的资产,而债券是生利资产。选择货币而牺牲的债券利息收入就是持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