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观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观的影响
作者:吴倩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02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它对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观的影响,并通过具体实例阐述该理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现。 关键词:人本主义信息技术学习计划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11-0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根据这一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学习和研究呈现与众不同的光彩,令人耳目一新。与传统学习理论相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来不认为研究学习的性质、动机和学习后的迁移、保持等内容是值得研究的,它认为学习理论不能仅仅从观察者的立场进行描述,更多是要从学习者本身的立场和意义出发,也就是说只需要针对对个人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即可,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与此观点相映衬,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还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正常的人就像一颗种子,只要能给予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力,而学习就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实现自我潜能的一种表现方式,这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基于这样的理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习者从自己的角度来开看待世界,达到最高境界的自我实现。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经验是使学习者能够自己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联想到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充分运用该理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观。这是因为:其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偏重的是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技能的提升,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二,信息技术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没有必须考多少分的要求,这也就让我们有更大地空间留给学生本人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其三,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在计算机世界里,他们总能找到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我们在构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把这门课程看作一个整体,在这个课上,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信息技术的环境,提供应有的软硬件资源,但不要去设定具体的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学生在开课初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方向,自己做一个学习计划,在一学期或一年(甚至是更长时间)内做什么样的学习和研究,预计将得到什么形式的成果(例如研究报告、软件程序、计算机作品……)。在学习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具体学习情况对计划进行适时调整,例如:原本计划一学期的学习研究,发现可以进行更深入地学习,那么就可以延长学习时间,其间可以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或成果;再例如,如果进行的计划发现走不下去,也可以随时改变方向,那么对前面失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